养老金上涨的消息一出炉就被网友们热议拱上了热搜,3.8%的比例,可是比预期要高一些,几乎是和去年持平,退休人员总算安心了。
可是,养老金该怎么上涨呢?有的人表示,应该与工龄有关系,40年工龄涨400元,15年工龄涨150元;还有人说应该所有人都一个标准做加法,退休之后人人平等。
还有人对此表示担忧,养老金年年这么上涨,岂不是事退10000元涨380元,企退1000元才涨38元,这么下去,差距岂不是越来越大吗?
其实,养老金上涨走过十九年,早就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体系,考虑到了不同的人群,下面一起来看看:
01,有了定额调整,保障了养老金最低上涨额
按照目前的养老金待遇,事退养老金基本都在5000元甚至上万元,尤其是部分人退休了还拿着各种奖金,原单位一直给发着,做到了人退钱不退;而企退人员养老金差异较大。
如果是国企、央企中高层干部,在职时收入就颇丰,退休时养老金也是中高层,拿到七八千上万元的也有可能,但如果是私企、自己缴纳社保的,养老金很低。
就比如说刚刚满足退休条件的邻居张大爷,他就是自己缴费15年,还是最低档次,养老金1000元出头,搁农村还勉强能活,在城市里可真的困难。
正是考虑到这部分最低养老金人群的利益,养老金调整中才有了一项“定额调整”,简单来说,就是直接做加法,各省市的退休人员无论养老金多少,工龄多少,全部加上固定钱数。
02,挂钩调整,是工龄长的人的福音
养老金拿得少的人,自然有道理的,比如说工龄短,比如说缴费少,这些原因将严重拉低养老金的计算数额,所以,如果一味的给他们多涨,显然会让多缴费长缴费的感觉到不公平。
所以,挂钩调整是非常有必要设置的。挂钩不仅仅与养老金水平挂钩,还与工龄单独挂钩,这无疑是提高了工龄在养老金计算与上涨中的地位。
工龄40年的人和工龄20年的人,养老金自然不一样,上涨额也不一样,这也是鼓励参保人多缴费、长缴费的目的所在。
比如说,工龄40年,养老金10000元,上涨额也并不是直接乘以4%得出320元,就以广东为例,定额调整为28元,挂钩调整部分,跟养老金水平挂钩,涨幅2.1%,跟工龄挂钩,每满1年增加1元,超过20年的部分,每满1年再增加1元。
养老金就是10000*2.1%+40+(40-20)*1=270元,再加上定额调整28元,可以达到270+28=298元。而养老金1000元的也能涨定额调整28元,加上1000*2.1%+15=36,两者之和是64元。
所以,2023年养老金涨3.8%,是不是事退10000元涨380,企退1000元涨38?当然不是!第一,企退也不是人人那1000元,事退也不是人人领10000元,即便真是这个标准,也不是这么个算法,高的人涨不到380,低的人要比38多很多。
03,倾斜调整都是加法,但是部分人群享受
养老金调整方案还有重要的一项是就是倾斜调整,那么,向谁倾斜呢?首先是边远地区,比如说青海、西藏等地区,这些地方条件艰苦,自然环境恶劣,理应让他们多涨。
其次是向高龄人员倾斜,尊老爱老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健康长寿也是普通人追寻的目标,高龄人员需要的花销也会大一些,多涨一些也是可理解的。
另外就是对军转干部,退休待遇达不到当地平均水平的,一般都直接调整到平均水平。
对于高龄挂钩,各地区也不一样,一般就是三十到五十不等,少数地区很给力,就拿上海市的调整方案来说,对于刚刚达到60岁的女性,刚刚达到65岁的男性,在享受倾斜调整上涨二十元的前提之下,还能额外上涨180元,这也就是说单单这一项就能上涨200元。
另外还有山东省的退休人员在刚刚达到70周岁的人员可以直接上涨290元。
总而言之,养老金上涨从来不是养老金直接乘以涨幅,而是分为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倾斜调整相结合,在遵循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上,尽最大努力的提低控高。
今年上涨3.8%,基本上是与去年持平,放到每一个人头上,预计和去年涨得差不多,你去年涨了多少?欢迎大家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