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养老金确定上调,工龄15年,20年,30年,分别能涨多少?早了解
新的一年,新的福利。对于广大退休人员来说,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养老金是否会上涨。根据国家规划,2023年养老金将继续调整,这是养老金连续第18年上涨。那么,具体涨幅是多少?不同工龄的退休人员能拿到多少钱?养老金调整的原因又是什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首先,我们来看看养老金调整的范围和水平。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2022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2021年12月31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都可以享受到这次调整。全国调整比例按照2021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4%确定。各省以全国调整比例为高限,确定本省调整比例和水平。
那么,这意味着什么呢?以2022年平均退休养老金每月3500元为例,4%的上调幅度意味着2023年的养老金标准可能上调至每月3640元,涨幅为140元。这个涨幅虽然不算很高,但是相比于去年的4.5%还是有所下降的。这是因为我国面临着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压力越来越大。
其次,我们来看看养老金调整的办法和原则。根据通知1,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办法,并实现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调整办法统一。定额调整要体现公平原则;挂钩调整要体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应与退休人员本人缴费年限(或工作年限)和基本养老金水平挂钩;对高龄退休人员、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可适当提高调整水平。
具体来说,就是根据不同工龄段给予不同程度的增加。以2022年为例,工龄15年的退休人员能获得每月2000元养老金,2023年预计可上调至每月2080元,涨幅80元;而工龄20年的退休人员,2022年养老金约每月2500元,2023年可达每月2600元,涨幅100元;而工龄30年及以上者,2022年养老金约每月3000元,2023年可达每月3120元,涨幅120元。
这样做的目的是激励更多人参加社会保险,增加个人和社会的养老储备。同时也是对长期工作付出的回报,体现了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最后,我们来看看养老金调整的资金来源和保障措施。调整基本养老金所需资金,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从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列支,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的从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列支。对中西部地区、老工业基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在京中央国家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所需资金,中央财政予以适当补助。地方财政对本地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新增支出安排资金给予一定补助。未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调整所需资金由原渠道解决。
为了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各级政府都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中央财政持续加大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补助力度,2021年安排补助资金超过6000亿元。此外,还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中央层面共划转93家中央企业和中央金融机构国有资本总额1.68万亿元。地方政府也要加强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管理,提前做好资金安排,不得发生新的拖欠。
总之,2023年养老金的上调是一项惠及广大退休人员的民生政策,也是国家对老年人的关怀和尊重。然而,我们也要看到,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仍在持续,养老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因此,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基本养老保障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积极参与商业养老保险和个人投资等方式,为自己的退休生活增加更多保障。同时,我们也应该关心和尊重身边的老年人,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