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2023年建筑装饰行业专题研究报告建筑装饰公司的利润表

23056725

1)2022年以来建筑央企经营状况渐入佳境,中特股+国企改革投资主线有望持续演绎。自去年11月起,中国特色估值体系逐步成为市场关注焦点。12月,国资委对央企的考核标准从“两利四率”调整为“一利五率”,随后建筑央企有意识的着重提升盈利质量及现金回款能力。2022年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7家建筑央企归母净利率分别较2021年提升,2023年Q1中国建筑、中国电建等6家建筑央企归母净利率分别较2022年Q1提升。现金流方面,2022年八大建筑央企经营性现金流净额累计为正向流入1624亿元,较2021年同比多流入1105亿元,2023年Q1八大建筑央企经营性现金流净额累计较2022年Q1少流出564亿元,建筑央企总体盈利能力和回款情况持续好转,经营状况渐入佳境。我们认为,在中特估及国企改革背景下,建筑央企有望获得经营质量提升+价值重估双重催化,行情有望持续演绎。

1 投资建议:重点关注“中特估+国改”、“一带一路”和“AI+工 程咨询设计”三大方向

1.1 投资主线

2023 年 1-4 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实现 14.75 万亿元,同比+4.7%(前值+5.1%),整 体看,基建投资保持强度,房地产投资下滑。具体领域看,4 月单月,基建(不含电力)/制 造业/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速分别+7.9%/+5.3%/-16.2%,基建继续领跑三大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地产投资走弱,但销售端复苏明显。基建细分领域看,4 月单月,交运仓储邮政/水利环保市 政投资/电热燃水投资同比分别+6.7%/+1.2%/+28.6%。其中铁路/公路/水利管理/公共设施管 理投资单月同比分别+1.9%/+0.1%/+11.5%/-0.9%。整体看,前 4 月基建投资表现较好,房地 产投资同比下滑。从建筑业领先指标来看,4 月全国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 63.9%,继续保持 高位。其中新订单指数 53.5%,环比上升 3.3pct,企业新签订工程合同量有所回升,随着传 统施工旺季到来,各地加快复工复产,建筑业保持高景气。

2022 年以来建筑央企经营渐入佳境,中特估+国企改革投资主线有望持续演绎 自去年 11 月起,中国特色估值体系逐步成为市场关注焦点,随后 12 月国资委对央企 的考核标准将“两利四率”调整为“一利五率”,并提出“一增一稳四提升”后,建筑央企 也有意识提升其盈利质量及现金回款能力,逐步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以八大建筑央企为 例,2022 年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建、中国能建、中国电建、中国中冶、中国化学 七家建筑央企归母净利率分别较 2021 年提升 0.14%、0.01%、0.03%、0.11%、0.08%、0.06%、0.06%,仅有中国建筑受到地产业务拖累净利率水平有所降低。2023 年 Q1,中国 建筑、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建、中国电建、中国中冶六家建筑央企归母净利率分 别较 2022 年 Q1 提升 0.15%、0.05%、0.03%、0.20%、0.12%、0.06%。整体看,多数建筑 央企盈利能力同比改善,国资委考核指标初见成效。经营性现金流方面,2022 年八大建筑 央企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正向流入 1624 亿元,较 2021 年同比多流入 1105 亿元,2023 年 Q1 八大建筑央企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 2022 年 Q1 少流出 564 亿元,总体回款情况持续好 转,经营状况渐入佳境。

考虑到建筑工程行业的商业模式和管理方式,建筑央国企龙头的信用优势及技术壁垒 有望进一步提升订单集中度,在中特估及国企改革背景下,建筑央企有望获得经营质量提 升+价值重估双重催化,行情有望持续演绎。

一带一路十周年催化,看好国际工程企业及建筑央企经营情况改善及中长期业务开拓

根据海关总署统计显示,今年 1-4 月,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 4.61 万亿 元,同比增长 16%。其中,对哈萨克斯坦等中亚五国,对沙特阿拉伯等西亚北非国家进出口 分别增长 37.4%和 9.6%。同期,东盟继续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对东盟进出口 2.09 万亿 元,同比增长 13.9%,占我国外贸总值的 15.7%;对欧盟进出口 1.8 万亿元,同比增长 4.2%, 增速较一季度加快 2.2 个百分点。随着国家层面外事访问的持续深入,亚洲、非洲和拉美地 区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较为集中地区,国际工程板块龙头公司及建筑央企海 外经营规模有望持续向好。

2023 年为我国“一带一路”十周年,中国—中亚峰会将于 5 月 18 日至 19 日在陕西省 西安市举行。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五国总统将应邀与会。另外,其中四国总统将对 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中亚国家对峰会高度重视,并强调与中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的重要性。 预计我国将于下半年组织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随着我国和平对外事 务不断推进,国际工程贸易签约和履约的不确定性因素持续消散,我们看好后续国际工程龙 头经营复苏以及中长期业务拓展。

“AI+建筑”浪潮袭来,工程设计咨询行业生态迎来深刻变革 近年来,AI+建筑引起了业内企业界及科研界的多重关注,随着去年 11 月 ChatGPT 的公开发布,人工智能技术开始在设计领域应用,AI 自动生成创意文案和图像开始成为现 实,则彻底点燃了关于工程设计咨询行业的思考和讨论。长期以来建筑工程设计行业的人工 依赖性较强,龙头设计公司的人工成本高达 60%以上,效率是各大上市设计公司和设计研究 院着重强调的重要关键词。我们认为,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是十分契合智能化的领域,其约 束条件和设计目标都相对比较明确,AI 数字技术的应用有望显著降低工程设计企业人工成 本、客户沟通成本以及错误修正成本,未来原有粗放型生产管理模式将被逐步颠覆,行业有 望迎来深刻变化。

AI 赋能有望通堵点、提效率、铸造行业新变革:未来工程设计咨询行业经营模式将发 展成为:1)依托既有或在建建筑工程设计资料由 AI 生成超级数据库赋予建筑工程信息化模 型 BIM,改变当前 BIM 应用中逆向设计现状(即倒模情况,违背初始 BIM 指导正向设计理 念)。2)依托生成类 AI 技术开展初步建筑设计方案,生成符合美观高效、经济适用并国家 建筑规范的初步设计图纸或模型,经过甲乙方协调沟通后,工程设计公司再交图和交模型用 于高效指导正向设计;3)通过专业工程设计软件形成专业施工图指导装配式施工建设;4) 未来随着 BIM 或 CIM 建筑数字化技术持续铺开,建筑工程协同卡点问题将逐步解决,全行 业生产建设效率有望提高,形成 AI 技术在全过程工程咨询领域的深度应用。

仪器影像仪

影象测量仪

自动测量仪公司

三次元影像仪

上一篇: 【推荐】2023年度高拍仪行业品牌榜60亩的公司大不大
下一篇: 【推荐】2023年开年伊始股市的牛市能一直牛下去吗股票多少年牛一次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