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高是为了出货。
也许,只有在A股沉浸多年的老股民,才能完全理解这句话。
君不见,曾经被机构吹捧的核心资产,如今弃之如敝屣:
A股是一个丛林,大型机构是老虎。
太多优秀的个人投资者,对这只老虎没有足够重视,最终跳进了虎口。
避免被老虎吃掉,在丛林里活下来,是每个投资者的必修课。
你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去了解你的敌人,最终你才可能战胜他们。
今天,我们从过往的历史,看一下老虎是如何捕猎的。
首先是选定围猎场,猎场太小了,容纳不了太多猎物;猎场的位置太偏了,来的猎物就少了
。
因此,猎场需要足够大,有一定的知名度,且猎物容易到达。
这些核心资产,股价在启动前,市值基本在1000亿以上:
这些公司,股价基本在100元以下,买100股,不超过1万元,门槛较低。而茅台股价在1000元以上,买100股,需要10万元,门槛较高。
其次是布置猎场,做好埋伏
。
在股价启动前,机构会悄悄入场,持仓占流通股的比例基本达到50%以上:
此时,散户并没有发觉。这些核心资产的股东人数相对较少,人均持股市值基本超过70万元:
接着,撒下诱饵,引诱猎物
。
这个阶段,机构会暴力拉升股票,同时各种文案,多管齐下,吸引市场注意:
在机构的不断增持下,股价开始起飞,市值节节攀升:
此时,散户还没有大幅进场,核心资产人均持股市值基本大幅增加:
最后,围猎开始
。
这个阶段,是机构出货的阶段:
大量散户慕名而来,股权思维,把股票留给子女的言论充斥着各大论坛。这些核心资产的股东人数大幅攀升:
随着机构的逐步退出,核心资产的股价大跌,市值也大幅缩水:
最后,随着大量散户进来抄底,这些核心资产的人均持股金额创新低,人均持股金额基本在50万元以下:
到这里,一轮完整的围猎就完成了。
回放整个围猎过程,我们发现:
1)机构喜欢选择市值超过1000亿的大公司作为围猎场所
2)这些公司的股价,最好不要超过100元
3)在围猎前,机构会买足份额,持仓占流通股的比例超过50%,此时公司的人均持股金额一般在70万以上
4)随后拉升股票,同时制造各种热点话题,带节奏和风向
5)大量散户涌入,机构高位出货,公司的人均持股金额下降到50万元以下
对于这轮围猎,你怎么看?
#投资#
#股票#
#二十大前对中管干部全覆盖查核#
#中纪委:反腐败只能进不能退#
#我国人均粮食产量超国际粮食安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