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A股体育投资进入第三阶段将从买俱乐部转向资产并购澳超资讯股票

资金出海趋严和市场认可度的下降,都让上市公司收购海外足球俱乐部的戏码难以持续,A股体育板块投资,也由此进入以并购核心拥有利润的体育资产的新阶段。

A股上市公司大举收购海外俱乐部的热潮可能真的要“翻篇”了。

作为这波海外俱乐部收购潮中的主角之一,对上市公司来说,不论从资金出海的难度,还是国内股票市场的认可度,如今的市场环境都使其出现了极大的挑战和困难。

2016年下半年,宏观经济中两个最为棘手的问题,一个是房价,一个是汇率。十月之后,伴随各地近乎严酷的限购政策,房地产过热的流动性和上涨的势头被强制锁定;接下来,人民币汇率持续贬值的压力,带来国内资金的出逃和外汇储备的缩水,就是当局要解决的最核心的问题。

11月下旬,央行和外汇管理局相继放风,对于近期资本出海的各类国内投资方式予以严格管控,任何的投机行为将被打击,500万美元之上的投资要被当局监管和约谈等。本周,发改委商务部等相关负责人也明确表示,将体育俱乐部跨境并购列为重点监控的对象。

要知道,近期和海外俱乐部收购传出关系的,除去传言中正在进行的莱茵体育和南安普顿之外(官方未公布),包括雷丁、纽卡斯尔、利物浦、赫尔城等英超俱乐部,之前都与国内的上市公司传出过“绯闻”。

正在进行的交易影响程度不好说,需要看单个案例情况而定;对于那些想要进行俱乐部交易行为的公司来说,政策管控就是直接喊停的信号。

其实,除去外部监管收紧之外,更重要的是,国内股票市场对于买俱乐部的行为已经“审美疲劳”的事实。

在如今A股的大环境中,还有上市公司希望通过买俱乐部教化市场,吸引众多资本的追逐,塑造体育概念股的品牌并收获良好的市值,这样的戏码恐怕难以持续。

要解释这背后的原因,不妨将过去两年A股体育板块的兴起和投资冷热,做一次阶段性的总结。

第一个阶段:时间从2014年年中到2015年年中,主打体育概念,和体育搭边的概念股均遭市场爆炒,核心案例是雷曼光电和贵人鸟。

体育概念股崛起和被关注是在2014年年中。当时恰逢A股大牛市前夜,市场极力搜寻可能被炒作的新兴题材概念的股票,体育就被视作其中之一。

最先被热炒的公司是雷曼光电。这家主营LED照明灯设备生产的深圳公司,在2011年登陆创业板之后,并未引起外界过多的关注。但在2011年年中无心插柳——与中超和中甲联赛签订合作协议,让公司市值飞涨买下伏笔。

2014年年中前后,因为拥有中超广告运维商的身份,雷曼被二级市场视为“足球概念第一股”,此后股价暴涨。从去年4月开始,公司股价从13元起开始强势拉升,直至2015年年初的70元高位,最大涨幅超过400%,雷曼光电就此成为当年度的大牛股之一。

紧随其后的是贵人鸟。2015年的1月末,因为与虎扑、景林三方共同成立体育投资基金动域资本,贵人鸟的体育产业转型升级计划开始受到市场的关注。

那半年中,动域是体育一级市场里开枪最猛的VC,而贵人鸟也成为二级市场中涨幅最大的体育概念股。从年初开始,公司股价从23元附近,一直拉涨至70元,市值也从140.6亿元增至407.5亿元,增幅近3倍。

贵人鸟2015年上半年股价走势。

眼见体育概念被热捧,后来的效仿者纷纷出现。2015年初之后,大约近十家A股上市公司开始主打体育概念,探路者、奥瑞金、双象股份、国旅联合分别成立体育产业基金,华录百纳宣布从内容制作进军体育,而莱茵置业则直接更名为莱茵体育。

“拿出1亿元成立体育基金,一个100亿元市值的上市公司瞬间一个涨停就收获10亿元,这样的生意谁不做?”一位业内的人士曾对我感叹。

无一例外,这一时期中但凡和体育概念搭边的上市公司,均遭到了市场的爆炒。

2015年上半年体育概念股涨幅情况。

第二阶段:2015年中到今年上半年之后,体育板块从纯概念炒作,慢慢过渡到讲出更完善故事:收购海外俱乐部,球员青训、经纪和旅游。代表公司,当代明诚。

2015上半年体育概念被追逐,并非独一性。那段A股大牛市的行情中,任何新兴的概念都会被炒上天。所以,6月之后,当股灾到来,体育和和其它题材一样,无一幸免地回跌。

市场不好,纯概念性的炒作红利就不复存在。K线图中,年初猛涨的体育概念股,在6月之后股价均有大幅下滑,上市公司需要更完善的逻辑和故事才能说服市场。

也就是在那个时间段,A股第二波的体育概念热潮出现,代表公司是武汉的当代明诚。

当代明诚原名道博股份,原本主业是磷矿贸易,在主业凋敝和控制股东易主后,宣布进军文化体育领域。和之前的体育概念股不同,当代明诚布局体育说了不一样的故事。

2015年7月,他们宣布并购上海体育经纪公司双刃剑,并借助这家体育经纪公司在欧美的资源,向外释放收购海外俱乐部的信息。9月前后,公司发布消息说,双刃剑意图收购西甲马拉加俱乐部。具体的逻辑是,通过收购一家顶级联赛俱乐部,向其输送国内球员。一旦中国元素登陆西甲,势必会带来营销赞助及旅游开发合作的机会。球员成熟后,在未来,还可以在欧洲范围以及和国内中超做球员经纪的交易等。

在A股中,当代明诚是第一家这种说出俱乐部+球员经纪+体育旅游概念的上市公司,一套看起来相对完备的逻辑。

二级市场的投资逻辑相对简单,能够在一个较短周期之内看到明确的商业逻辑,市值有被抬升的可能性,资金方就会选择买入。只要股价向上变动,就是对投资逻辑最好的回报。

从去年7月宣布并购后,当代明诚开始被各路资金追逐,股价从27元附近一路上涨至年底的75元。半年之后,双刃剑宣布收购西甲格拉纳达,同时开始向篮球领域的俱乐部做纵深布局。

当代明诚2015年下半年股价走势情况。

在大盘回跌,众多体育概念股回调的周期里,当代明诚的体育布局得到了市场的追捧,股价市值翻倍明显,这样的模式,同样被后来者效仿。

从2015年年底开始,一批收购海外足球俱乐部的上市公司出现。比如,星辉互动宣布控股了西甲西班牙人、奥瑞金买下法国欧塞尔近60%的股份、雷曼股份(雷曼光电改名)全资收购澳超纽卡斯尔喷气机,棕榈股份旗下的云毅国凯资本收购英超西布朗姆维奇,再到今天仍在交易进行中的莱茵体育收南安普顿等,上市公司们所讲述的投资逻辑和当代明诚基本类似。

一方面,收购俱乐部的方式在A股市场得到有效回应和验证;另一方面,2016年年中开始,人民币汇率持续下跌。购买俱乐部又可能成为国内公司将人民币出海,有效避险的极佳途径。

两方利好叠加,上市公司持续收购海外俱乐部的风潮似乎就不足为奇。

第三阶段,收购俱乐部遇阻,A股体育板块的投资进入以并购核心拥有利润的体育资产的新阶段。

“我不会再对这种买海外俱乐部的行为,下注或追加筹码了。市场已经审美疲劳,购买后如何在国内落地,能不能产生现金流和盈利,现在看都是问题。”不久前,一位二级市场的基金经理对我说。

在近期,我所访问的多个二级市场的投行部人士、券商分析师和各类投资方,都表达了上述类似的观点。

实际上,回看过去半年那波买俱乐部的上市公司们,二级市场的股价表现,除了当代明诚之外,都乏善可陈。没有一家因为购买俱乐部等一系列的布局,起到一个持续向上和支撑股价的行情。

总结来看,买俱乐部的故事不被买账可能有以下原因:

第一,大部分上市公司购买的俱乐部,均为欧洲海外联赛中的中游地位。其在国内的影响力,商业化能力有限,收购完成之后,传递到国内市场的影响力往往有限。

第二,从投资回报率上来说,足球俱乐部绝对不是高回报的资产。中游的球队往往收入有天花板,即便俱乐部拥有利润和现金流,第一时间还要补充到球队自身的经营建设,非给股东作为回报。

第三,俱乐部本身运营极其专业化,中国资方对俱乐部经营很难有实际控制力。而一旦俱乐部经营战绩出现大的变化导致降级,将带来重大的商誉减值,对上市公司来说,有资产价值直接缩水的风险。

第四,海外俱乐部青训、经纪业务并不容易,在国内做落地和变现短周期内难度较大,很难吸引二级市场持续关注。

也就是说,今天再有上市公司去买海外俱乐部,希望讲这样的故事,大概率不会被A股市场的投资者买账。如果再加上今天,对海外资产跨境收购监管趋严的政策变化,上市公司并购海外俱乐部的风潮可能行将结束。

经历过两年的教化和学习之后,A股市场对于体育概念的投资行为也在逐步迭代和升级。从最初单纯体育概念的热炒,到对买俱乐部行为的追逐,再到对真正拥有体育核心业务的关注。

所以,对于未来A股的体育板块的变化趋势,大概率会从当前的买俱乐部,进入到一个并购拥有核心利润和现金流的体育资产的新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拥有现金流和核心资源的体育营销公司、盈利性较好的健身服务行业、商业化能力不错的核心赛事,以及今年下半年体育一级市场火爆并规模增长迅猛的青少年体育培训,都可能成为上市公司投资布局体育的最新目标。

其实,这样的变化已经发生。

今年六月后,塑料管道生产上市公司顾地科技因为与户外越野赛事越野一族的合作,赛事本身良好的收入和增长预期,开始收到市场的关注。而近期老牌的户外装备上市公司探路者也发布停牌公告,意在重大资产重组。很可能并购标的是拥有良好现金流的体育资产。

整个沪深两市相对低迷和回落今天,二级市场对于体育概念的追逐也逐步回归理性。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纯概念的炒作不会受到认可,真正拥有核心体育业务资产,良好商业模式以及未来成长性的体育公司,将会迎来他们的机遇。

作者简介:刘溪若,懒熊体育合伙人。毕业于英国利兹大学,前新京报财经记者,目前专注体育创业投资和产业趋势的研究和报道。

光学测量仪

上海光学影像测量机服务好

上海影像测量仪特价销售

光学测量公司

上一篇: 【推荐】A股估值已低于2008年底部高性价比配置窗口来了吗2016年上证最低多少点
下一篇: 【推荐】A股保卫战7500亿降准资金到位深圳斥资百亿救市股灾救市花了多少钱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