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汽车拿来主义的胜利

上海汽车 拿来主义的胜利

上海汽车 拿来主义的胜利 更新时间:2010-11-22 9:00:05   编者按/2010年11月24日,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将在北京举行,届时将发布《2010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  2010年是中国进入新一轮发展的开启之年。“十一五”规划将在2010年结束,“十二五”规划将于2011年启动。刚刚公布的“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要把握好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作为经济的重要支柱,企业的良性发展是推动中国经济成功转型的核心。什么样的企业在新的市场环境下更具竞争力?什么样的企业才能在新一轮的市场中胜出?《2010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对中国上市公司的竞争力变化趋势进行了跟踪监测,盘点了中国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并分析和预测了中国企业竞争力的新趋势。该报告依据“中国企业竞争力监测系统”――CBCM系统监测结果。  CBCM监测系统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经营报社社长金碚带领的竞争力研究团队,在《竞争力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与《中国经营报》共同研发。从2002年年底开始,CBCM监测系统连续对国内1200余家上市公司和部分非上市公司、外商在华企业品牌进行了竞争力监测。目前《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已连续8年发布,由中国经营报社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共同主办的“中国经营报企业竞争力年会”已经成功举办了八届。  经历了30多年的靠廉价劳力、低价竞争、粗放经营、环境代价换来高速发展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中国企业已经到了高成本、低利润、残酷竞争的时代,到了追求企业持续竞争力的时代,这就要求我们重新思考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意义。本届年会的主题是“境界为上”,把企业家经营企业的境界作为关注的重点,揭示和发现我们这个时代商业成功之道,探究商业终极不败之境界。  在中国企业发展步入新的拐点时,中国企业有着怎样的竞争力提升实践?三一重工、金风科技、上海汽车是我们在众多的企业中筛选出的样本企业。截至2010年9月30日,上海汽车2010年前三季度整车销量已突破266万辆,占同期全国汽车销量的20%。对于汽车这一高度国际化、市场化的行业来说,战略方向的确立则更为重要。而实现这一战略的步骤,则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对上海汽车来说,其实现自主战略的路径,构成了其区别于其他厂家的核心竞争力。  不见了往日熙熙攘攘的人流,巨大的中国“红冠”静静地矗立在11月初的上海世博园内,但新能源汽车的演出还没有结束。首批10辆服务上海世博会的燃料电池观光车,已于10月中旬抵达广州,继续助力“科技亚运”。  普通百姓也有望很快驾驶上在世博园区经受过考验的新能源汽车。作为世博会新能源汽车最大的提供商,上海汽车集团计划今年年底将推出几千辆节油率达20%的荣威750中混混合动力车;2012年下半年推出纯电动小车,以及节油率达50%的荣威550插电式强混混合动力车。  抢占新能源车市场只是上海汽车自主战略的一部分。  上海汽车目前是国内A股市场市值最大的汽车整车类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了1637.6亿元。10月12日,上海汽车发布三季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今年前三季度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40%以上。截至2010年9月30日,上海汽车2010年前三季度整车销量已突破266万辆,占同期全国汽车销量的20%。  很多企业的成功通常是从其内部管理入手,但是由于汽车行业的特殊性,一方面它因外资的充分参与高度国际化,另一方面它又因充分的激烈竞争而高度市场化,其战略方向的确立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实现这一战略的步骤,则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对于上海汽车来说,自主战略毋庸置疑,其实现自主的路径,构成了其区别于其他厂家的核心竞争力。  正是依托了“借船出海”的自主模式、双赢的合资关系以及内部资源的优化组合,上海汽车牢牢坐稳了上海滩“老大”的金交椅。  从海外收购开始  “绝对没有知识产权问题。”一位上海汽车乘用车公司的工作人员笑着打消了记者的疑虑,收购双龙最终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我们已经拿到了双龙的技术,不然这个并购有什么意义。”  上海汽车乘用车嘉定基地内,一辆挂着“荣威”标志的SUV新车疾驰而过。宽大的车身、饱满的曲线……非常类似韩国双龙的享御。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沉重打击了韩国的双龙汽车,其业绩逐渐亏损。彼时,上海汽车收购双龙汽车主要有两点考虑,一是国际经营的目的,双龙一半产品销往西欧、俄罗斯等市场;二是双龙主产SUV和柴油发动机,可以互补上海汽车的产品体系。更为重要的是,借助双龙的技术,上海汽车可以迅速实现自主品牌整车的投产。  2004年底,上海汽车集团以5亿美元购买了韩国双龙汽车公司48.9%股份。跃跃欲试的上海汽车制定了一系列国产、海外市场开发等战略,然而却被韩国工人罢工的噩梦始终纠缠着。2009年1月,双龙第一大股东上海汽车集团决定放弃其在双龙的经营权,紧接着韩国法院接管双龙,实施回生计划。  虽然并购未能按原计划实行下去。可上海汽车曾连续几天开会总结这次的经验教训。如今,基于双龙平台生产的车型也开始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现在看来,收购双龙最终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拿到了核心技术,成为上海汽车从中得到的最大收获。  “上海汽车走出去肯定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但走出去作为上海汽车的经营战略是不会改变的。”上海汽车董事长胡茂元简略地总结上海汽车的双龙收购案。  “上海汽车通过海外收购获得核心技术,进而发展自主品牌,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三星经济研究院一位研究员分析认为,在国内,自主品牌发展模式大致可分为以一汽、东风为代表的吸收创新型自主,以早期奇瑞、吉利为代表的逆向、模仿型自主,再有就是像上海汽车这样通过海外收购,“拿来主义”型的自主。  事实上,在2004年前后,修订版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中明确提出了鼓励发展自主品牌。在这一背景之下,上海汽车的“拿来主义”型自主,不仅符合产业政策,与其他两种自主类型相比,还规避了知识产权的风险,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对核心技术的消化吸收。  双品牌自主战略  争购罗孚,相隔咫尺的上南上演了一出“双簧戏”;最终,这场大戏以上海汽车重组南汽而告一段落。整合内部资源后上海汽车开启了荣威、名爵双品牌自主建设的大幕。  就在收购双龙刚刚完成的时候,上海汽车已经开始与另一个“老外“――英国罗孚汽车公司接触。  2005年至2006年间,南汽为先,上海汽车在后,都与罗孚在谈判。出人意料的是,罗孚居然“一女二嫁”――将核心技术的资料文本以6700万英镑卖给上海汽车,又将生产设备以5300万英镑卖给了南京汽车,而品牌“罗孚”卖给了福特汽车。  “没有买到品牌,我们决定自己做。”当时参与收购罗孚的上汽乘用车产品规划部总监刘涛说,在正式收购后的一个月内,从LOGO到口号、宣传方案都拿了出来。  很快,基于罗孚75的第一款车驶下了生产线。上海汽车把它命名为“荣威”――创新殊荣、威仪四海。不过,荣威的研发人员也承认,第一款车荣威750是有些粗糙,零部件还没来得及匹配磨合,市场反响也不大。  但比产品质量更令上海方面感到不安的是,就在相隔不远的南京,一心也想做自主产品的南汽人加快了收购罗孚部分资产后名爵的国产化进程。彼时,不少业内人士等着看上海汽车与南京汽车之间的笑话――荣威与名爵,相煎何太急?  幸好这样的局面没存在太久。2007年12月26日,中国汽车业最大一桩并购案诞生:上海汽车出资20.95亿元正式把南汽收至旗下。按照协议,南京汽车的整车及紧密零部件资产将进入上海汽车集团控股的上海汽车。这其中自然包括同样基于罗孚打造而成的名爵。  上南融合之后,技术中心将上海基地、南京基地和英国基地纳入旗下,三地联动,共有1800名工程师,300位英国工程师,在支撑自主品牌轿车的制造。  其实,除了与南京地缘上相近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上海汽车之前缺少轻型商用车,从产品互补的角度,上海汽车重组南汽的想法由来已久。此番罗孚之争,更坚定了上海汽车方面的想法。在国家汽车产业政策推动下,上海汽车最终入主南京汽车。  2008年6月,上汽第二款荣威550上市,半年后的2009年,荣威550实现了销量的三级跳:2月份3000辆的销量、3月份突破5000辆、6月份达到6000辆,成为2009年度销量涨幅最高的车型之一。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一汽集团自主品牌奔腾系列车型,因“脱胎”于马自达,与一汽马自达在同一工厂生产,受产能所限,市场表现乏善可陈。而昔日“三大”中的东风汽车,其自主品牌风神系列推出较晚,让荣威彻底抢占了市场风头。  据上海汽车11月5日公布的最新产销快报,上海汽车自主品牌2010年累计销量已突破13万辆,同比增长78.17%,远超过同期整体汽车市场增幅。  自主研发为先  从研发层面来看,来自泛亚的间接援助是上海汽车自主品牌成功的关键所在。  2009年12月3日,泛亚汽车技术中心的虚拟现实中心宽大的显示屏前,上海通用总经理丁磊面对媒体解读着打造雪佛兰新赛欧的心路历程。这是一款出自泛亚、知识产权归属上海通用的新车。  随着新赛欧焕然新生,一直隐于幕后的泛亚也随之走到了台前。泛亚的全称是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6月12日,注册资金6900万美元,由上海汽车、通用中国各出资50%组建,是中国首家合资设立的专业汽车技术与设计中心。  泛亚的名气很大,业界公认其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是一流的,曾经操刀多款概念车和畅销车,君威、君越和科鲁兹的造型和内饰设计,均是由泛亚主导完成的。  “泛亚从上海通用建厂之初,就树立了在这片土地上不但要生产,更要研发属于我们自己的汽车的目标,到今天,我们做了,也做到了。”张立人是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执行总工程师、新赛欧项目开发团队的领军者,曾领衔君威、君越、陆尊等车型开发的资深权威专家。在他看来,泛亚就是一块技术研发的沃土。  如今,这块沃土成为上海汽车引进自主研发人才的首选“宝地”。  在泛亚任职的中方员工被大量调入上海汽车汽车工程研究院,这其中曾任泛亚执行副总经理高卫民、曾任泛亚副总经理魏燕钦和原来在泛亚负责赛欧开发的黄文华悉数加盟,成为上海汽车在研发方面的领军人物。而高卫民作为泛亚的核心领导者被上海汽车挖走,这让通用汽车既气愤又无奈。  在泛亚中心有许多“泛亚格言”,其中一条这样写道:“创新,考察的不仅是我们的技术,更是我们的意识与意志。”这是泛亚的格言,但在一定程度上,却又已融入上海汽车的自主战略。  “无心插柳柳成荫”,当越来越多的技术人员从泛亚走出,如同这条格言,也充实并融入到上海汽车自主品牌的建设队伍中。  与外资“结盟”  上海汽车经营上的强势和在自主品牌上取得的成功,逐渐赢得了外方合资合作伙伴的尊重――与通用结成动力系统战略合作伙伴,参股重启IPO的通用汽车……取得了“外援”的上海汽车,无疑在自主之路上动力更为充沛。  北京时间11月18日晚6:00,上汽方面正式宣布:旗下全资子公司上海汽车香港投资有限公司以每股33美元获得配售美国通用汽车15151515股普通股,总计出资4.99亿美元,约占美国通用汽车总股本0.97 %。全部资金由上海汽车香港投资公司在香港金融市场自筹解决。  仿佛是在配合11月18日重启IPO的美国通用汽车,11月17日收盘时,上海汽车在A股市场连续下跌中逆势翻红。而就在一天前的11月16日,上海汽车发布公告称,中国证券监管部门已经审核通过了该公司至多100亿元人民币的新股非公开发行计划。  上海汽车表示,计划将融资所得中的人民币约55亿元用于投资公司旗下自主品牌汽车生产项目,人民币12亿元用于公司商用车生产项目,人民币27亿元用于公司研发中心的二期工程,剩余资金用于汽车配件生产项目。  虽然没有提及上汽将参与通用汽车IPO,但知情人士透露说,胡茂元等上汽高层已于近日飞赴美国,与通用展开最后讨论。  时间追溯至2008年12月2日,当天通用汽车向美国国会提交了新的应对危机的计划,就申请250亿美元政府紧急救助贷款的使用做出了详细的说明。说明中,通用明确表示,通用的美国业务将围绕四大品牌展开――雪佛兰、凯迪拉克、别克和GMC。其他品牌将进行战略评估,不排除被出售或削减。  消息一出,远隔重洋的上海汽车成为收购通用各品牌的热门“人选”,甚至有美国媒体煞有介事地评论道说,通用汽车公司正在游说美国政府拨款资助其收购克莱斯勒,但在政府决定动用纳税人的钱来解决问题之前,有一个解决办法:将别克卖给其中国合作伙伴――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  今年8月18日,上海汽车与通用汽车签订协议,双方将联合开发新一代环保节能动力总成技术。会后,胡茂元表示:“会考虑参股通用IPO。”这也是上汽高层就上汽参与通用IPO首次表态。  “应该说没什么问题了,上汽计划拿出5亿美元,买入通用1%左右的股票。”有上汽内部人士早前透露说。  如今,这一可能已变成现实,上汽又开创了国内汽车业一个新的模式―― 一种与外资品牌以资本和市场为纽带的“类联盟”关系,这种关系无疑会帮助上汽更好地发展其自主业务。  汽车独立分析师钟师肯定了上汽参股通用的模式,“通过此次合作,上汽希望能体现出中国车企本身的商业价值,而非依靠政策偏护的生存筹码。”  提前布局新能源  “上海汽车正在参与由工信部牵头的汽车2010年~2020年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制定,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上海汽车将作为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研发升级和示范的基地。”上海汽车新能源汽车事业部总经理干频的语气里充满了自豪。  嘉定区,上海汽车乘用车基地,新能源汽车事业部也坐落其中。汽车企业的新能源实验室对外打开大门,上海汽车还是第一家。  在其电池的实验室里,黑色的塑料盒包裹着电池模块,两旁的机器显示着最冷的温度和最热的温度。  “我们在测试电池在高温和低温下的表现,”干频向记者介绍,电动车并不是以能跑多少里程为目的,仅仅电池系统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就包括成本,安全性、寿命、性能等等,能够上路的电池应该具备较高的综合性能。  实验室外,记者驾驶着一辆荣威750混合动力版飞奔在试验赛道上,节油显而易见――模拟堵车的状况,油耗为零。  “现在都能够到成熟应用的阶段,当然压力度还没有到那么高的程度,但是我们看到接下来5年可以在现有的基础上有百分之七八十的提升,成本要降一半,难度比较大。过去我们也看到很多经验教训,例如福特公司曾经使用丰田电动车的动力,结果价格被丰田卡得很厉害,连产量也会被限制。”  也正因此,上海汽车在去年就开始谋划新能源的自主开发。  在北方,唐山的曹妃甸,对于一直围绕着上海基地布局的上海汽车产业带而言,这是一个从地理空间上看不算近的城市,但上海汽车把新能源战略落子于此。2009年11月,上海汽车集团与唐山市签订了“曹妃甸绿色能源汽车项目合作框架协议”。意向合资在曹妃甸建立一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生产基地,研发、生产环保节能、技术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并逐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实际上,新能源车的发展,关键是要形成一个产业链上的竞争优势,新能源汽车在整车集成方面跟传统车有所不同,电池、电机、电机驱动控制等方面也都是国际上的难点,因此要解决的不单是整车厂的问题,更是零部件的问题。”上海汽车总裁陈虹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计划要在整个产业链上进行全面布局。”  一南一北的落子,被认为是上海汽车提前进行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布局。

明日股市

2.0是地球梦发动机

股市里的放量和缩量

上一篇: 上海汽车拟定向增发或收购新能源汽车业务
下一篇: 上海汽车称将按计划在英国工厂生产和销售MG6轿车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