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人生算法探索人工智能写作新可能

本报讯 科幻文学作家陈楸帆的短篇小说集《人生算法》近期由中信出版社推出。该书为我们描述了在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ai)技术不再是单一服务于人类的工具,而将与人的命运息息相关。近日,作者携该书与创新工场首席技术官兼人工智能工程院副院长王咏刚、电子游戏研究学者刘梦霏在京围绕ai写作展开深入对谈。

在《人生算法》中,陈楸帆力求通过一系列科幻现实主义作品,直面当代人对科技发展的核心焦虑,展开文学性的表达与哲学性的探讨。6篇小说分别涉及冬眠技术、爱情图灵测试、记忆删除、意识上传、恐惧机器等新奇的概念。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创作过程中,陈楸帆加入了“人机交互式写作”的方式――一些对话由长期从事ai相关程序研究的王咏刚开发设计的ai程序“陈楸帆2.0”自动生成,作者和ai共同实现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创作体验。不过,ai写作需要训练,它的训练数据就是陈楸帆过去各种各样的小说。通过对作者使用词语和句式的习惯进行统计分析,进入写作环节后,ai程序便会从大量的语料中随机找一些词,将其按照作者的写作规律拼接在一起,形成一些句子。

虽然ai算法无法完全取代人类写作,但却提供一面关乎科学逻辑、语言本质和文本规律的镜子。王咏刚认为,ai的写作水平虽还远远达不到人类的逻辑要求,但可以预见的是,在文学领域,ai将更多地参与到“交互式”写作的模式中。在刘梦霏看来,文学和游戏一样,需要玩家、写作者、讲述者、阅读者等共同参与。浸入式的游戏体验与交互式的文学创作,模糊了虚拟与现实的边界。在这个意义上,《人生算法》中的“ai与人类共同创作”,也是一种“游戏化”的小说形式与文学尝试。

“科幻小说并不一定承担着科普功能,也不一定要像教科书和论文一般阐述科学事实。它更多是在想象力上去解放我们对现实的认知,提供给我们对未来n种可能性的解读方式。”陈楸帆说。 (欣 闻)

无线动作捕捉技术

虚拟动作捕捉技术

手指动作捕捉服务

上一篇: 【推荐】人民法院积极运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提高审判质效
下一篇: 【推荐】卫浴行业2018热词跨界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