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费率价格战是无奈之举

基金费率价格战是无奈之举 <!--单图 end--><!-- publish_helper name='原始正文' p_id='31' t_id='1' d_id='20855088' f_id='45' -->

事实上,除了申购赎回费率,基金公司在管理费率上也是大做文章。今年以来,很多基金公司主动降低管理费率,10月22日开始,景顺长城稳定收益债券基金的管理费率从原来的0.7%降至0.4%。《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这也是该公司第二只调低管理费率的债券基金。今年7月,景顺长城优信增利债券基金将管理费率由0.75%降至0.4%。

今年6月,国寿安保沪深300指数基金宣布下调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年费率分别由0.80%、0.15%降至0.50%、0.10%。8月,上投摩根调整旗下产品上投摩根岁岁盈定期开放债券基金的管理费率,将此前A类和C类管理费从0.6%降至0.4%,并增设了B类和D类份额,不过需要持有B类和D类满1年才能变更为A类或者C类。

除了主动调低管理费率,还有一种做法是新基金采取浮动管理费率,按照业绩计算报酬。目前,富国、中欧、天弘、华安、融通、诺安、方正富邦等基金公司陆续推出浮动费率产品。

也有一部分基金采取业绩和价值增长对比的办法,超过则收取,不超过则不收取。

从调低管理费率的产品种类来看,主要分布在指数基金和债券基金,偏股类的产品目前还没有调降管理费率的先例。事实上,在大资管背景下,私募、信托、券商的一些费率管理办法也会对基金公司的费率改革产生影响,目前一些控股基金公司的券商已经在思考基金公司费率改革的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不管是申购赎回费率,还是管理费率的调整,都是基金公司主动让利投资人的行为,背后折射的是公募乃至整个大资管行业激烈的竞争环境。去年,部分基金公司饱受“老鼠仓”之苦,为留客户保持规模,不得不在管理费上做出一些让步。今年,在大资管的背景下,加上受互联网金融的冲击,整个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而各基金公司的产品创新再次遇到瓶颈,于是,寻找新的出路便成为当务之急,其中费率改革便是一条捷径。

不过,对于基金公司来说,费率的差异化只是为投资人提供了更多选择,但并非规模增加的利器,基金公司的管理规模最终还是要靠产品业绩来决定。

<!-- {责编显示_12版} --><!-- 文章关键字 begin -->

上一篇: 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日内涨超1000点_1
下一篇: 国际咖啡期货价10年新高 高通胀背景下喝杯饮料也挺费钱_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