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我们介绍了在武汉市颇为有名的“永利银行旧址”。就在这栋建筑附近,还有一栋建筑的历程与其颇为相似。也是1949年之前做银行,1949年之后入驻了政府机构,中间还换了一道名字。
这栋大楼,见证了上世纪初内地金融机构的崛起,以及一场长达15年、颇为曲折的兴建历程。历史上,它曾经叫做“聚兴诚银行”。武汉人更熟悉可能是它建国后的名字——“工业大楼”或者“机械局大楼”。
源自重庆金融巨头
聚兴诚银行大楼背后所在的“联保里”,也是一个非常有故事的里份,跟武汉市早期保险业务的兴起关系密切,今天不赘述,找机会单独开篇。
单说这聚兴诚银行,是一家历史悠久的川帮银行,系重庆富商杨文光及其族人于1915年出资创办,在上海、天津、昆明、成都、武汉等地设有分行。
1919年,聚兴诚银行上海分行成立了信托部,中国本土从此有了金融业的“信托”专业部门。聚兴诚银行很早在汉口开展业务,1921年,由于四川军阀混战,政治形势动荡,聚兴诚一度曾将银行总部迁至汉口,1930年又迁回重庆。
作为一个纯民间、无官僚背景的家族企业,长期遭到以军阀为代表的封建势力的严重摧残,官僚资本的重重挤压,帝国主义的觊觎控制,以及家族之间的纷争攘夺,劳资之间的冲突斗争,矛盾交织,里外夹攻,但还是在迂回曲折的道路上求得生存和发展。抗战胜利后的聚兴诚银行能够与中国银行并称,在重庆四川和国内近代金融史上占有相当的地位。
汉口的聚兴诚银行大楼于1936年开始建设,由景明洋行张境工程师设计,李丽记营造厂施工。据专业人士介绍,上世纪20年代之后,汉口金融建筑日趋走向“现代式”,开始摒弃多余装饰,代之以简洁、自由、富有立体感和雕塑感的手法进行设计。聚兴诚银行大楼的设计中就体现了这样的特色。
大楼整栋建筑地上六层、地下一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形式,楼高约39米。大楼居中设主入口,对称构图,两侧各有一间退后,造成整个建筑强烈的立体感和雕塑感。从地下层到一二两层,外墙均为麻石砌筑,上部为灰色仿麻石饰面,全部为竖向长形铁构玻璃窗,显示出十足的现代感。
大楼的中部处理是其现代派特色的点睛之笔。在主入口的上面凹进,形成一个自然的平台。然后,又在4至6层设弧形外挑平台,既丰富了正立面层次,造成凹凸有致的明暗关系;又强化了居中的主入口,形成了优美的轮廓线。
可惜的是,这栋大楼在施工过程中,因抗日战争的爆发而停工。1938年10月,武汉沦陷,日军将已装修的地板和门窗均拆除搬走,仅仅剩下一个框架空壳。
抗战胜利后,汉口聚兴诚大楼时建时停,一直没有完工。
1950年,聚兴诚银行将未竣工的大楼框架售于中南工业部,1951年初按原设计继续动工修建,8月全部完成竣工。
大楼建成后一度改名为“工业大楼”,也因其入驻单位被称为“机械局大楼”,这个名字一直保留到了上世纪末江汉路改造工程。
记忆中的工业大楼
历史上,工业大楼也是由两家政府机构共同使用。一家是武汉市机械局,另一家是武汉市二轻局。
笔者的长辈,上世纪80年代曾就职于机械局宣传处,笔者本人也曾进去过几次这栋大楼,对其印象颇为深刻。
大楼的主入口做得十分宽大气派,踏上十余级台阶,穿过门厅,就进入了贯通两层的大厅。进入大厅后,看见高挑的径空、宽阔的回廊、厚重的木门、光滑发亮的水磨石地板,跟平时看到的各个单位办公楼完全不一样,充满了富贵静谧的气息,有几分像武汉剧院的感觉。
大楼里的各个办公室都很宽敞,靠墙放着不多的几张办公桌,都是老式实木家具,极其厚重。办公室中间的空间很大,露出干净的褐色木地板,一看就有年头,而且品质上佳,跟现代的小格子间办公室完全不是一回事。
那个时候,办公室里没有电脑,没有传真机,唯一的现代化设备是一台老式座机电话,放在办公室一角,印象中似乎也没有什么人去打电话接电话,大家都在办公桌前,安安静静地抄抄写写。光线从长长的木窗户射进来,屋子里非常明亮,没有什么噪音,让人有气定神闲之感。
笔者还记得大楼的楼梯特别漂亮,全部是水磨石台阶,铁艺栏杆,光滑的木头扶手。楼道设计为回旋式,踏步宽敞,每层间都有平缓的过道。笔者当时年幼,忍不住在楼梯跑上跑下。
大楼各层的走廊结构差不多。其中有一层,走廊尽头的小亭子间,是机械局的医务室。我还记得那位女医生年纪虽大,满头白发,但收拾得很利索,腰杆挺得笔直,气质与这栋大楼非常相称。后来听说,老医生是从二医院退休返聘来的,家里出身于高级军官。
1998年,这一带有香港企业投资开发,原来的政府部门迁走了,工业大楼改造成了商场。2000年,江汉路整体改建,这栋大楼也进行了修复,基本回复了历史上的原貌。
参考资料
《川帮银行的首脑——聚兴诚银行简论》,民国档案,2005.02.25
《汉口聚兴诚银行大楼旧址》,武汉建设,2012.04.26
《华中里》,武汉文史资料,2013.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