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年大限,是否适用于美国?-中国再过多少年赶上美国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有趣的话题,王朝的三百年周期论是否适用于美国,这个问题,以前虽然想过,却多少有些刻舟求剑,不能从多层次的角度进行思考,索性今天就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说到三百年周期论,就得提到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家,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这位老兄认为,人口增长是按照几何级数增长,而生活资源是按照算术级数增长,多增加的人口如果得不到相应的生活资源,就会以某种方式被消灭掉,所以人口不能超出相应的农业发展水平,这个理论就被人称为“马尔萨斯陷阱”。

这套理论从广义上是对的,狭义上,我个人觉得还不够清晰。

我国古代之所以出现王朝更替,总结下来就两个主因!

1,土地兼并,王朝前期,由于经过一番改朝换代,往往是人少地多,此时不论哪一个层级,都可以居者有其田,到了下半场,土地虽然分配完毕,可一些异于常人之辈,总能累计海量财富,相对应的,则有一些人因为各种因素,越发贫穷,要是赶上天灾人祸,生老病死,唯一的生产资料也得卖掉。

久而久之,大地主越来越多,这一阶段,土地的真实产出未必就不能满足人口所需,丢失生产资料的农民成为佃农后,积极性必然受到抑制,没有摊丁入亩的出现,资本会毫无节制的继续扩张,税也收不上来,贫富差距会进一步扩大,不少人会滑落到生存边界之下,成为下一个矛盾的锚点。

2,小冰河期,如果说土地兼并是人的私欲导致的生产力下降,遇到乾坤倒转的雄主,比如说汉武帝,唐太宗之流,尚有逆转国运的机会,小冰河期引发的全球气温下降,粮食大量减产,再大的农业国,都会相当无力。

这么直白地说,大家可能没什么感觉,这里有一组公开的数据,可以说明下小冰河期带来的严重性,明朝晚期,不仅气温比现在低,夏天大旱大涝,冬天则奇寒无比,就连甚少下雪的广东,在当时常常狂降暴雪,从洪武到崇祯十八年期间共计自然灾害1101次,算算时间,正好六天一次。

崇祯其实是一个很倒霉的君主,土地兼并,小冰河期,任何一个都是王朝更替的诱因,前者人为的主动减产,后者是极端气候下的被动减产,两者一叠加,土地的产出一定是跟不上人口所需,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马尔萨斯陷阱”,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时候的人口越多,矛盾就越多,一国看似很大,却处处受到制衡,国力总体上是下降的,此时要是碰巧又遇到外敌入侵,内外矛盾下,是很难抵挡的。

早些年总是有人说,区区十几万的女真,能够打败明朝,是因为明人没血性,更有甚者,还要扯到种族的起源上,有这些想法或者认同这些想法的,纯粹就是历史没看明白。

说完了上述两个原因,大致可以得出一个推论,古代王朝的更替,和土地的生产力有着直接关联,小冰河期带来的被动减产,又远比土地兼并以及其引发的一系列后果更为严重,如果把这个条件放在工业国的头上,是否适用?

土地兼并在美国也不算什么新鲜事,比尔盖茨就是美国最大私有土地持有者,土地版图涵盖全美十几个州,总土地持有量达到163万亩,面积相当于是3个柏林、2个纽约,扎克伯格,贝佐斯,这类科技巨头,同样热爱此道,只不过在量上没有盖茨那么凶猛,虽然这些行为在美国也没捞到什么好名声,但得益于天赋异禀的大平原和极度发达的机械种植,农业产出还是远远超出美国人的日常所需。

美国处处可见的大胖子,就是此类事件的“受益人”,

上图的肥胖率增长时间表,刚好和1980年里根开启私有化,土地开启进一步兼并,引发的农业变革相吻合,主体玉米因为产出太多,以至很多都被用于制造

高果糖浆

(HFCS),因为量大价优,最开始是汽水商用,近些年,已经完全占据美国人饮食中所有添加糖的一半,所以在美国,除非你选择更优质的商品,或者通过健身消耗掉多余的能量,不然,大概率是免不了成为一个胖子!

小冰河期对美国的影响也不大,我国的机械化生产效率比不上美国,这些年也没少经历极端气候,像今年的南方大旱,放在过去一准是大饥荒,少不了拖家带口闯关东,可如今这种消息,我要不是特意搜索一下,都不清楚还有这事,现在工业化的农业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实在太过惊人,想来除非是那种躲无可躲的大冰河期,仅仅是局域性的极端气候,还是没办法对抗工业社会。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看出来了,农业王朝更替的理由并不适用于工业国家,但,是不是就说明,工业国家的周期会跨越三百年?对于这点,第一参考国就是英国,英国于1760年开启工业革命,1840年正式结束,算算时间,工业周期历经282年,英国虽然还在,但当年的日不落帝国却已经消失。

消失的原因,以前说美国历史时,倒是说过,英国因为引领第一次工业革命,导致生产力出现大爆发,本土的工人却因为,圈地运动,机器替换,丢失工作,丧失土地,压根就买不起英国资本家生产的商品,后来为了扩张销路,就逐渐演化成以资本商人为核心的贸易之路,由于得到大机器的加持,当时大部分国家都被其降维打击,沦为其殖民地,那些打不过的,则倾向于暂时交好,整个一海盗加商人的集合体,诺大的日不落帝国就这么形成了。

后来随着日不落的出现,资本商人猛然间发现,辛苦地搞生产,远不如在国与国之间玩金融游戏,一开始还不太明显,但时间久了,没有限制的情况下,工业资本就一点点的转向金融资本,等到德国完成工业化,开始和美国一起引领第二次电气革命时,英国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不是因为资金不够,而是当初那群穷困潦倒的工人,在英国拥有海量殖民地后,开始反补本土,被高度的福利化给养废了!

资本这么做倒不是良心发现,主要是被工人运动(英国叫Xian章运动)折腾得受不了,后来的事,就是常见的套路,福利吃久了,就很难在吃制造的苦,产业工人就形成了断代,最终在电气时代,被资源条件远不如自己的后起之秀所超越。(美德)

这里也要说句题外话,高福利并不是大家想得那么不堪,一个国家进入巅峰的标志之一,是消费能力明显大于其他主流国家,一则说明普罗大众的财富是真实增加了,二则可在出口遭遇危机时,以自己的消费为锚点,自我循环下去,注意,这点非常重要,为什么美联储一加息,资本就倾向流入美国?仅仅是利率的高低,是说不通的。

它国的利率完全可以比美国更高,资本为何还是要走?本质是因为美国掌控了消费订单,他要是衰退,多数国家,因为拿不到美国订单反而更进一步衰退,资本也是看到这一点,才千方百计的流入美国,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最近一段时间,有那么多的国家要来咱们这搭便车,因为我们如果复苏,是可以替代缺失的美国订单,只要经济向上,有银子转可捞,多数的资本是不会走的,等到美国自己受不了衰退,开启下一轮宽松之时,各国也就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

接着说英国,福利化的日子过久了,效率变缓,创新欲望下降,是必然的结果,创新这东西不是大家想的那样,动动手指,喊喊口号,只有现有的生意实在混不下去了,才会想着更换赛道,这种效应放大到整体,自然是有利的,放到个人,则是九死一生。

所以多数情况下,具有领先优势的先发国,都会从开放走向封闭,越是接近技术的顶点,越是对任何一个可能追上的后发国,采取一切非常规手段,相对的,这一阶段也是后发国弯道超车的机会。

通过英国的例子,可以看出,过度福利化的社会,会导致工业竞争力不足,如果不能及时扭转,无法形成降维打击,被后来者追上或掀翻是迟早的事,但你不能说英国就这么没了,最多只是打回原形罢了!

另一个例子是苏联,他倒下的原因不是因为缺乏轻工业引发的物资短缺,以苏联的天赋条件,只要上下一心,这个问题算不上多难,真正的原因,是人心散了,有一部分人对自己所缔造的一切,彻底的丧失了信心,一个国家的共识被劈成两半甚至三半,还能够维持下去,才真是稀奇。

从以上几个例子可以判断出,引发美国三百年周期定律的,不是土地兼并,不是小冰川期,不是外敌,极有可能是维持国家形态的共识分裂,双方彼此不认同,对方的理念,引发的自我崩塌。

这个过程可能是英国式的,本身就是移民国,过不到一起,那就各自拿点遗产,痛快分家,出现一堆小号合众国,还是可能是内战式的,既然说不过,那就火力之下说真理,好一点,翻版南北战争,坏一点,势均力敌,时间长不说,裂痕亦会在火力中变得无法修复,自然也就没有美国了。

最后再说说,为什么双方彼此不认同的原因,比如好日子过得太久了,存量时代一来,无法适应被消减的福利,又比如长期的贫富差距,让普罗大众非常不满,手里又都有突突,难免火气上涌,互相对喷,直至越闹越大,总之理由有很多,双方的分裂,是一系列因素慢慢组合而成,古话不是常说,冰冻三尺绝非一日之寒,美国未来到底走什么样的路,选择权从来就在自己身上。

全文完,既然看到这里了,如果觉得不错,随手点个赞和“在看”吧!

定制隔音门窗

隔热隔音门窗品牌最新排名

欧大师隔热门窗定制

欧大师

上一篇: 市场情绪先对敏感160非美货币窄幅震荡
下一篇: 三盈三亏!首批公募REITs年报陆续出炉,未来扩容潜力几何?-基金公司报表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