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酱酒有一个众所周知的特性,那就是:
打头不打脚。
何为“打头不打脚”呢?就是说喝下大量酒后,睡上一觉,隔天醒来,手和脚会飘飘乎,但头脑清晰得很,不会晕更不会痛。
身边有许多真实的案例,举一典型的:
一位在国企上班的朋友,之前都是喝啤酒、葡萄酒,对白酒尤其是高度酱酒避之不及。直到有一次硬拉着他灌了有一斤半高端坤沙酱酒,隔天一早醒来,他竟然把前晚欠下的报告行云流水地写完了,这着实惊了他一把,他说喝酒这么些年来从未遇到如此神奇的状况,最后无疑成了坤沙酱酒的铁杆粉丝。
其实很多人跟这位朋友一样,喝惯了葡萄酒、工业啤酒,会形成思维惯性:
只要喝酒,就难免口干头痛。
把错误的思维惯性当成“自然而然”、“本就如此”。
直到他们遇见坤沙酱酒,才知道原来喝酒也能这么轻松,之前喝的竟是“毒酒”!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酱香酒都能做到饮后体感好,我们先从科学角度了解一下引起头痛的主要四点成因:
第一,杂醇油过量。
何谓杂醇油?它是谷物在发酵成酒精过程产生的主要副产物,是酒香的成分之一,但其相比乙醇(酒精)更具毒性与麻醉作用
(这也是为何有的酒虽然酒精度高,但喝着却难醉易醒,主要还是因为杂醇油含量低)
,如果含量过高,则容易让人喝醉断片,造成机体中毒,隔天醒来会头痛甚至拉肚子。
第二,胺类物质刺激
胺主要指儿茶酚胺类物质,在低度酒里含量更多,例如米酒、啤酒及葡萄酒;它们会刺激神经末梢,促进肾上腺素的释放,肾上腺素则会导致血管收缩和血压升高,进而引起头痛。
第三,酸、脂不协调,也会导致上头。
协调性主要说的是中国蒸馏白酒,白酒里有四大酸,分别是乙酸、乳酸、己酸以及丁酸,任何一种酸过头,对酒质的影响是巨大的,饮后易造成机体缺水,从而引发口渴、上头,对人体健康十分不利;
第四,香精、香料、糖精
这属于酒精酒了,其危害无须多言。
坤沙酱酒,由于其繁琐且严谨的祛害工艺(三高工艺、七轮次取酒、三年以上陈化),最大程度除去了酒体中的杂醇油、胺类物质(仍有少量),所以适量甚至多饮也不怕上头;
而酱香酒中的标杆茅台酒,每年都有大几千万的技改投入,为的就是把酿造工艺做到一丝不苟、把酒体协调性做到极致。
如果一喝就上头,消费者还会买单吗?
如今市面上的酱香酒品牌五花八门,但其中除了少量正宗坤沙酱酒,更多的是以碎沙酒为主体的混勾酒,甚至还有几十元买一件送一件的串香酒,作为不懂行的消费者,的确很难去鉴别区分。
但弄懂了其中原理,我们再从饮后的体感去判断,就不会雾里看花、人云亦云了。
通常来说,可以把酱酒的品质分为三个层次,分别对应着不同的体感:
酒精酒,头痛!
(根本没有祛害工艺,杂醇油与胺类物质过量、严重不协调、有香精香料;)
碎沙酒,头懵!
(祛害工艺不到位,杂醇油与胺类物质相对多,或协调或不协调,无香精香料;)
坤沙酒,头清!
(完善的祛害工艺,杂醇油与胺类物质少,协调性强,无香精香料;)
关注梁公子酒,解锁更多你不知道的酱酒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