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宏 王扶民
一、四川内地三线工业基地建设缘起
1964年8月17、18日,党中央主席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两次提出警示:要防备帝国主义可能发动对我国的侵略战争。现在我国的重工业特别是军工企业大多数集中在沿海地区和一些大城市,不利于备战,各省都要建立自己的战略后方。根据毛泽东同志的指示,这次会议决定:首先集中力量建设三线工业基地,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保证。这就改变了“三五”计划最初的指导思想,确定了“三五”期间重点加强三线地区基础工业建设,建立战略大后方的新思路,当年9月11日,中央决定西南三线建设筹备小组成立。1965年2月,中央决定成立中共中央西南局三线建设委员会,具体领导和指导在西南三线建设项目。随之,国务院有关各部委都先后在四川设立了各自的指挥机构,负责本系统在西南三线建设的组织领导工作,拉开了大西南三线工业基地的帷幕。
二、阆中三线基地建设具备的条件
阆中历史悠久、发达的蚕桑丝绸业为上海丝绸军工企业内迁奠定了优越条件。唐宋时,阆中莲、绫、绵、绢、绸、縠等为宫廷贡品,丝织品闻名全国。明嘉靖年间,阆中所生产的盆水丝精细光滑,织造素花大绸,擅名蜀中。清光绪年间,新记丝厂生产的红鸡牌过盆水丝畅销上海并出口。清宣统元年,县城创办蚕桑学校,传授技术,培养人才。民国4年(1915),泰丰丝厂莲花牌厂丝获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四等奖,次年获农商部全国物品展览会二等奖。民国13年(1924)又获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特等金质奖章。民国19年(1930),阆中产茧量约100万公斤,占全省第三位,市场日成交蚕丝最多达3500关担(每关担为30.24公斤,含邻县投入阆中市场的)。民国27年(1938),成立阆中蚕种制造场。民国37年和38年(1948~1949),又建3个私营蚕种场。民国时期,城乡先后建有63家丝厂,4家丝绸厂。
建国后,党和政府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农民栽桑养蚕,推广良桑和改良蚕种,丝厂由私营逐步转为集体和国营。蚕桑丝绸业得到恢复和发展。1955年,全县产茧92.78万公斤。1956年,阆中丝厂年产丝328523公斤,分别比1950年增长99.21%和11.23%。1966年,四川省阆中缫丝厂产丝29万公斤,总产值786.33万元(1970年不变价),生丝质量提高到2A72级。1958年,四川省轻工业厅以轻字第225号通知规定:阆中丝厂所生产丝以梅花牌D4为标记,它以改良白桑蚕茧为原料,立缫车以先进工艺与先进操作法缫取,主要条份有20/22D、19/21D,其生产过程为茧质调查、混剥选茧、煮茧、缫丝、复摇、整检、打柄、包装等。各项质量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它具有条干均匀、偏差小、清洁度高、切断少、抱合力强、色泽整齐均一、手感柔韧、整理状况良好、内外观质量稳定等优点,是国内外享誉很高的名牌丝。日本神荣株式会社认为:“对于D4包件(D4白厂丝)字头丝质量满意”。特别是三线企业四川阆中绸厂以阆中生产生丝生产的产品反映说:“我厂长期使用梅花牌D4白厂丝,造织出口绸缎质量稳定,符合生产出口绸与高级绸段要求,对生产军工产品13M/M真丝带,荣获纺织工业部名牌产品,起到质量保证作用,要求多供应”。故阆中是丝绸军工企业内迁最佳选择地。
三、四川省阆中绸厂的建设
1964年初夏,根据中央决策合理工业布局,经中央纺织工业部决定:将原来上海市丽新织造厂的全部机器设备和人员、上海线织六厂、上海丝绸炼染厂、上海筛网厂及上海绢纺厂等单位的部分技术力量,由沿海大城市组织内迁到四川省阆中县城关,筹建以军工纺织工业品企业——四川省阆中绸厂。
该厂由中央投资,计1300万元(包括供电供水部分),由中央纺织部设计院负责设计,四川省轻工厅、中共南充地委、阆中县委及上海纺织工业局抽调有关人员,在中央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委员会领导下,组织筹建工作班子。在筹建中,得到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和当地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花了两年时间,基本完成了基建、设备搬运安装及人员的搬迁工作。1966年12月试车生产,一次成功。
1967年四川省阆中绸厂正式纳入国家生产计划,逐步建成了一个既能生产军工纺织品,又能生产民贸产品。既能生产绸、带、绳、线,又能进行印、炼、染、整比较齐全的丝绸企业。该厂属于全民所有制企业,建厂后直属四川省轻工业厅领导,系省属企业;“文化大革命”期间下放为地属企业,改由南充地区轻工业局领导,财政仍属省财政厅(1967年秋,企业实行军管,至1973年9月撤销军管)。
四川省阆中绸厂建立在阆中县古城西端嘉陵江旁,毗连阆中丝绸厂及阆中丝绸供电厂,占地面积85800平方米,其中生产用建筑面积32778平方米,行政用建筑面积2061平方米,生活用建筑面积37602平方米。全厂共分8个生产车间,其中一车间为织带车间、二车间为绳线车间、三车间织绸准备、四车间为织绸车间、八车间为织绸(包括准备部分)车间、五车间为后处理车间、六车间为检验成包车间、七车间为机修车间。主要生产设备有:织绸机362台、织带机124台、织绳机154台,并丝机21台、捻丝机64台、浆丝机2台、卷纬机16台、整经机13台、多臂装置209台,提花龙头及纹版机械76台,其中从西德、瑞士、意大利、日本等国引进先进设备8台以及相应的后处理设备与后方设备。年生产能力:绸子450万米、带子3600万米、绳子1800万米、线50吨,印染能力1000万米、砂洗能力100万件以上。机械维修及新制机械配件可以自己解决,有一定的机械制造能力。具备年产卡普隆240万米,还可以承接600万米外加工的能力。该厂除生产军工产品外,能生产仿真丝系列、真丝交织及化纤产品,还生产方巾、刺绣丝织工艺品及洗染砂洗服装等深加工产品。出口产品有纺类、绉类、缎类,尤以提花织物著称。至1985年末,有固定资产(原价)1609.3万元。
全厂有职工2106余人,建厂初期80%为上海内迁职工,后来经过20多年的变迁,不少内迁职工逐步离退休,中青年职工(内迁职工子女)已逐步接班,成了生产经营工作中的骨干力量。该厂实行厂部、车间、班组三级管理,坚持“军工产品,质量第一”的理念,严格实行计划生产,将年度计划落实到车间,季度计划按月落实到班组,作业计划落实到人。厂部各职能科室,有明确的职责范围,分管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有健全制度的规章制度,分别制订了《职工守则》《企业职工奖惩条例》以及计划管理、质量管理、工艺管理、设备维修管理、操作管理、原料管理、材料管理、科研与技术管理、劳动管理、文明生产管理、安全生产管理、财务管理、保密等制度,保证了生产任务有秩序的进行与完成。1978年,当的产成品绸261.3万米,一等品达97%。1983年改为四川省丝绸工业公司直属企业。1985年,厂部设办公室和生产经营、技术、劳动、财务、材料供应、设备科研、基建、保卫、教育、总务、膳食等科,还设有武装部、子弟校及医疗所。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是该厂的黄金时代,1980年获四川省革委会嘉奖,被省委、省革委授予“大庆式企业”称号;同年,我国发射火箭回收的降落伞,就是该厂生产的,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贺电和特赠火箭发射纪念模型一个。1984年10月,受到国务院、中央军委通令嘉奖;同年,被中央纺织工业部定为国家二级企业,产品创“省优”26个、“部优”27个、“国优”3个。其中,“彩虹”牌37501软缎被面连续3年和534防灼锦丝绸均获国家丝绸行业银质奖章。1994年,该产品又与14371绉缎双获首届“中国·大西南名牌产品博展会”金奖,14013和14475花绉出口率达98.5%,绦沦仿真丝系列产品获中纺部最佳效果和最佳花色品种奖;1998年又获部级质量管理奖。从建厂至2000年产品获国务院、中央军委、省、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奖励47次,其中军工产品获奖22次、民用产品25次。
四川省阆中绸厂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经济环境中,在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支柱产业,强化和转换企业内部经营机制运作中,使企业稳步发展。自1996年起,在工业经济持续发展过程中,绸厂同全国一些工业企业一样,忽视了行业结构的协调性和投资效益,造成了工业行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资债结构不合理,加之企业体制陈旧,机制不活、基础薄弱、设备老化;受资金、技术、能源、原材料、市场环境诸多因素影响,企业产销出现连年亏损,且逐年加剧。因此,国家加大对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力度,强力实施“国退民进”战略,鼓励和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对全民和集体工业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出售、拍卖、破产、租赁、解体”等多种形式的体制改革。鉴于绸厂长期负债运行实际情况,2003年7月,四川省阆中绸厂整体被浙江湖州信达公司购买。一部分资产设备、人力、物力迁址成都温江,组建海蓉绸厂,剩余一部分仍留在阆中注册为一家大型丝织品造炼染加工综合性丝绸骨干企业。公司占地面积78.8亩,有员工553余人,丝织机450余台,经纬设备360余台及引进日本、意大利、德国等先进设备56台。年产丝织品500多万米,练染生产、加工能力达1500万米,军工特品开台数占1/3以上。民用及外贸丝织品主要有纺、绉、纱、绡、缎、提花类等几十个品种。除丝织品主业生产线外,另有绳带厂(年织带100万米)、纸箱厂(年生产、加工各种纸箱包装80万口)和机械造厂等。四川信达公司注重产品质量管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诚信经营,产品除国内市场满足外,还销往美、日、英等西欧、中东等国家。
四川省阆中绸厂的兴建,填补了阆中境内轻工印染业的空白,建国前,织绸多是单家生产,印染丝织品与土法印染棉布基本一样,质量甚差,市场销售的各色绸缎,大都是从外地贩入。1967年,阆中绸厂建成投产,设有印染车间,有工人23人,印染机9台,包括卷染机、窄幅平光机、定型机、绳染机、脱水机等。除印染本厂生产的军工产品外,还印染本厂及外厂的合纤绸约20万米。经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技术,印染工艺日趋完善,凡真丝绸印染均用皂碱法去污精练,其他印染均用合成剂法去污精练,后采用活性染料与阳离子染料等,印染各种织物及印花织物,改变过去只用直接染料和酸性染料的染法。印染主要分练白、染色、印花三种,就织物组成分为真丝、合纤、化纤、提花、交炽、涤花、低弹等。根据不同品种与印染要求有平幅退浆、拉幅,码尺、染色、精炼、印花、脱水、平光整理、逐检等工艺流程。1970年后,印染人员增至120人,逐步印染合纤绸、真丝绸、化纤绸、交织绸、提花绸等5大类100多个品种。1985年,有印染设备62台(件),其中有西德引进的筒子印染机、TTS液流染色机、日本的平幅精炼机、国产的高温高压卷染机、砝码脱克司定型机、绳带染色机等,人员增加到138人,当年除军用品印染外,印染本厂和为外厂加工的丝织品800多万米。1967年至1985年,共印染本厂和阆中丝绸厂丝织品约7000万米(未计绳带印染),还为内江、绵阳、射洪、达县、逐宁、苍溪等专区和县印染织品约6000万米。
四、三线建设与阆中经济社会的发展
阆中县地处四川北部大巴山南麓,嘉陵江中游,距成都340公里,幅员面积1878平方公里,境内以高丘、低山、低丘为主,历代以农耕为主,系典型的农业经济大县。囿于交通阻塞,制约了工业的发展。由于境域内山高坡陡,土质脊薄,加之农业生产环境十分恶劣,十年九旱,百姓长期在温饱线上挣扎。
建国前,阆中县工农业生产水平不高,其他各业基础薄弱,发展十分缓慢。1949年,全县社会总产值6011万元(1980年不变价,下同),其中农业占85.11%,工业占11.59%,其他行业占3.3%。建国后,经过“一五”计划时期的“一化三改造”,社会总产值结构发生了变化。1957年与1949年比较,社会总产值农业比重下降9.43%个百分点,工业比重增加了4.76个百分点,其他行为增加4.67个百分点,促进了阆中工业经济的发展。1967年,全县有企业83个,工业总产值2321万元(1957年不变,下同)。其中县属工业产值736.1万元,占工业总产值37.71%,轻工业产值888万元,占38.26%,占工农业总产值26.83%。
四川省阆中绸厂在1966年12月试产成功后,1967年正式纳入国家计划生产。除生产军工产品外,当年织成品绸0.46万米,总产值289.51万元,上缴税金12.18万元。实现利润23.84万元。1978年,全县工业企业218个,总产值8158万元(1970年不变价,下同),占工农业总产值41.81%。该厂织成品绸261.5万米,一等品率达97%,工业总产值1843.11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22.59%,占全县轻工业总产值7245万元的39.31%;当年实现税金121.04万元,利润268.95万元,创汇167.00万美元。1985年,该厂生产品种达300多个,除生产军工产品外,生产各种丝织品434.8万米(其中有桑蚕、丝织物29个品种、218万米,合纤织物10个品种、216万米)以及4个品种的少量人丝织物;民用丝织品种中主要产品有真丝软缎被面、各种电力纺、乔其纱、双绉及古香缎、富春纺、塔夫绸等。一等品率由1970年79.4%上升到97.3%。工业总产值2931.04万元(1980年不变价,下同),税金258.62万元,利润473.78万元,创汇467.50万美元。当年,全县企业数6695个,工业总产值20063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48.36%;阆中绸厂产值占全县工业产值14.61%;占全县轻工业产值14154元的20.17%。
1995年,是四川省阆中绸厂生产的黄金时代,织绸及各类产品在1978年的基础翻了一番。2003年7月四川省阆中绸厂改制后新成立的“四川省信达丝绸有限公司”为民营企业,当年开机150台,产坯绸53万米,产值610万元,缴税10万元;2004年开机200台,产坯绸180万米,产值220万元,缴税64万元,2005年开机350台,产坯绸351万米,实现产值4800万元,销售收入5012万元,缴纳税金102万元。这些经济效益,阆中人民不会忘记三线建设的军工纺织企业——四川省阆中绸厂给阆中奠定的工业基础。
四川省阆中绸厂的建设与生产,促进了阆中地方的经济社会的发展。
加快了传统农业粮经比例的调整。阆中的传统农业以生产粮食为主格局被转化。1949年,全县的经济作物种植(包括栽桑养蚕)面积5.54万亩,发展到1958年23.18万亩,增加了3倍,占总面积的比率为18.63%,其中包括间作桑、小桑园、河滩桑、四边桑的种植面积,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平分秋色,各占半壁江山。1966年,全县有桑树612.14万株,由于四川省阆中绸厂的丝织生产蚕丝需求量增加,促进了全县栽桑养蚕的大发展。到1985年全县保存桑树9965.68万株,有投产桑5005.76万株,占总株数50.25%(其中良桑3564.36万株,占总投产桑的70.85%)。1965年,全县养蚕发种22039张,产茧604750公斤;1985年,阆中被列为省蚕茧生产基地。全县发蚕种39812张,产茧1280700公斤,分别比1965年增加55.36%、77.45%,人平增收17.78元;至1995年,全市桑树总数达1.5亿多株,人平达到200株(其中小桑园7.5万亩,6400万株;大行桑7.5万亩,1883万株;四边桑6167万株),是阆中蚕桑事业发展顶峰。当年发种162903张,产茧2860202公斤,人平增收100余元。四川省阆中蚕种厂繁育蚕种居全国第一。1997年,阆中列为省优质蚕茧基地。
促进了阆中地方工业的发展。四川省阆中绸厂的企业先进管理方式、先进生产技术及营销理念、被阆中工业企业特别是丝织企业所推广。如以缫丝的丝四厂,他们大胆向绸厂学习,于1972年正式成立织绸车间(1985年增至4个),1978年,又扩建织绸场地两万多平方米,1979年内丝、绸两厂成品绸产量上升到410.26万米。1985年末,丝绸厂、绸厂共有络丝机91台,并丝机48台,捻毕生机140台,14680锭,整经机30台,浆丝机5台,卷纬机39台,丝织机836台,多臂装置451台,提花龙头173台精练槽(桶)21只,68562立升,挂染槽1只,绳状染色机2台,普通卷染机8台,喷射绞丝染色机和饼丝、筒子丝染机各3台,高温高压卷染机和高温高压喷射溢流染色机各1台,手工印花台板5块207米,圆桶蒸化机、绳状水洗机、平幅水洗机、开幅机、涂染机各1台,多辊筒整理机,平式热定型机各2台,呢毯整理机3台,单筒整理机4台。1985年全县产成品绸860万米。由于四川省阆中绸厂的丝织品的杠杆作,撬动了阆中地方丝织生产及深加工企业的发展。随之保宁丝厂、河溪丝厂、锦山绸厂、阆中时装厂、阆中绣品厂拔地而起,民间刺绣作坊遍布城乡。1993年工业总产值78092万元,其中:轻工业65694万元,重工业12398万元,轻工业产值是重工业的5.3倍。
促进了阆中商贸的发展。上海人来到阆中后,对阆中的生活方式也有欣赏的一面,阆中保宁醋、白糖蒸馍、被保宁压酒、华珍牛肉等名特产品被受青睐,他们逢年过节、放假探亲,总是要带一些阆中特产回去。阆中到上海路途遥远,当时交通工具落后,交通不便,许多阆中特产不好带,特别是保宁醋,因为液体食品,携带极不方便。阆中的保宁醋,因产地为保宁府(治阆中),故名。保宁醋始创于明末清初,是中国四大名醋之一,而且是中国药醋之唯一,1915年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获金奖。1985年保宁醋进入中南海,成为国宴调味用品。随着川菜厨师的广泛应用,推动川菜得以传播四海。因而有“川菜精灵,国醋保宁”之美誉,被老外称之为“东方魔醋”。保宁白糖蒸馏为清真食品,系清代乾隆时阆中回民哈公奎创制。它无中式馒头的碱涩味,也无西式面包的微酸味。耐贮耐运,久存不坏,主要由阆中市蒸馍厂生产,被公布为“中华老字号”之列。保宁白糖蒸馍,以上等白面、白糖、桂花等为原料,采用无碱发酵的特殊工艺蒸熟而成。既保持了面的清香,又因发而产生纯正曲香,有鲜香浓郁、洁白如雪、柔和绵软、香甜可口、热食久嚼不粘、凉食酥散爽口、有耐贮耐运、久储不腐、老幼绵宜的特点。醋泡蒸馍,旨在食醋,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居住在阆中的上海人的“发明”。他们为了减轻带保宁回上海的麻烦,便根据保宁白糖蒸馍性酥、耐贮的特点,把保宁白糖蒸馍放在保宁醋中泡一天一夜,捞出晒干后再反复两三次,最后将醋泡过的蒸馍搓成粉子,经自然阳光风干打包后,带回他们的老家上海。食用时,在一杯开水中放一调羹粉子,便成了“正宗保宁醋”,无论是吃热菜还是拌凉菜,都与瓶装保宁醋一样的口感,他们这种“干醋”制作被外地来阆中工作人员纷纷效仿,使阆中这些名特产远销全国各地,提高了阆中名特产品的知名度和产品生产销售两旺。四川省阆中绸厂生产的“彩虹牌”37501双丝软缎被面曾于1980、1985年连续两次荣获国家银质奖。该产品既是理想的被面佳品,也是壁挂、床罩等室内装饰的工艺品,畅销国内外。产品试制改革开放初,首先在阆中境内试销,马上受市民的青睐,只要“彩虹牌”被面一上市,马上被城乡市民百姓争购一空,家家户户以拥有一床这种被面为自豪。以后此物为女子出嫁必备嫁奁和亲添箱、亲友相互之间馈赠热门货、以外地游客争先购买的热销品,促进阆中及周边县市的市场繁荣。据不完全统计,1980年至1995年,仅阆中境内每年销售量达10万床以上。
促进了阆中社会风气文明进步的转化。绸厂建成后,上千名职工带领着家属陆续迁驻阆中,随后几年内,相继迁入阆中的上海人达数千人。这些长期生长在大城市上海人,除了投身于国家的三线工业建设外,也将繁荣的上海大城市生活方式带入了阆中,在比较封闭的阆中小城市生活惯了的阆中居民,以上海人的生活方式耳目一新,也照着学上海人的生活方式跟潮入流,追求时髦。特别是女人,烫发、披肩发、画眉打粉描口红、穿灯笼裤、喇叭裤,冬天的毛领大氅,热天的无袖衬衫、高根鞋等遍街流行,波及乡村。特别是上海人娶阆中姑娘为妻、阆中人娶上海姑娘作媳妇,大城市的人与小城市的人和谐共融,使阆中人的生活方式得到了较大改变。所以,那时的阆中也被周边县市的人誉为“小上海”,带动了阆中社会风气的文明与进步。
三线建设改变了新中国工业基地主要分布在沿海一带和集中在大城市原有的格局。在交通闭塞、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但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的阆中县城,因三线企业四川省阆中绸厂的建立,初步建立了一个现代的新兴的丝绸产业基地,阆中丝绸工业的格局基本形成,同时也促进了阆中传统农业经济产业结构以生产粮食为主转变为农经生产各分半壁江山的变化,为阆中经济建设的发展夯实了基础,促进了阆中社会文明的发展。
(作者单位:中共阆中市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