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向左私募向右
公募向左私募向右 更新时间:2010-5-8 0:15:26 “我们顺势减了些仓位。”5月6日,上海某合资基金经理表示。 当日,沪指呈单边下跌走势,午后开盘旋即破2800点,全天大跌117.45点,跌幅达4.11%,收报2739.70点。沪指收盘价创近8个月新低。深成指逼近万点大关。两市成交较前日放大。 重灾区当属权重股,银行、煤炭石油、房地产三大权重股集中的板块跌幅居前。“散户应该不是做空这些权重股的主力,他们做不动,只有机构。”广州某基金经理认为。 有些私募则认为,抄底机会已到。“我们吸了许多蓝筹股。”广州新价值投资总监罗伟广表示。 谁在抛弃权重股 没有最“空”,只有更“空”。 4・15房地产新政后,不少机构从强周期性的大盘股撤离。5月6日,有迹象显示,机构继续做空大盘蓝筹股。 中国石化6日下跌5.57%,据中金在线统计,50万以下的成交单中,资金呈现出净流入局面:5万元以下的成交单净流入598万元、5万-20万元的成交单净流入1836万元、20万-50万元的成交单净流入533万元;而50万元以上的成交单均呈现资金净流出,净流出达1.46亿元。 上述数据显示出散户与机构的投资分歧。而对于银行股的分歧更明显。 中金在线统计,银行股中,50万元以下的成交单资金为净流入,尤其集中在5万元以下的成交单,资金净流入2.45亿元;而100万-500万元的成交单资金净流出达10亿元。这表明机构资金6日是杀跌主力。 但是从估值来看,许多大盘蓝筹股已成为估值洼地。东方证券分析师魏颖捷测算,目前,银行股2009年静态市盈率在12-15倍,今年一季度,银行股业绩增幅普遍在30%以上,据此测算,银行股动态市盈率仅10倍左右,基本与1664点时的估值持平。 那么为何机构继续杀跌银行股? 上海一位基金经理告诉记者他继续看空银行股的逻辑――银行股正在进行再融资。原本再融资对于崇尚价值投资的基金来说,短期的触动并不大,“如果银行股具有成长性,基金不会因为再融资而放弃它。” 让基金放弃的原因竟然是银行选择在股价非常低的时候进行再融资。“是银行对自己的前途不看好,那投资者凭什么看好。” 近期银行再融资频繁,4月底,建行再融资方案出炉。有报道称,中行、工行原先制定的“A股可转债+H股配售”的再融资方案或将被修改,修订方向便是参照此前招行、交行、建行的“A+H”两地配股的方式。6日,华夏银行也宣布再融资方案。 踏空基金具杀跌动力 6日,机构杀跌还有种可能是原先对新兴产业踏空者调仓的结果。 一季度,基金界存在较大分歧,一派认为风格转换能够完成;另一派认为新兴产业才是发展方向,“风格转换”是伪命题。 但4月份之后,以博时、广发等为代表的基金公司策略发生扭转,偏向支持新兴产业派。 比如,博时基金3月份还宣称“两会助推风格转换”。但近期已转变为:“在经济转型中必然出现一些承担新的社会生产分工职能的产业,它们代表着市场对经济系统整体产出的新要求和产业结构转换的新方向,将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类似的新兴产业包括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因此,未来市场依然会延续分化的走势,机会仍将出现在内需主题的深度挖掘和新兴产业的持续跟踪上。” 但博时基金在旧有的策略引导下,旗下基金一季度重仓蓝筹股。根据Wind数据,博时基金3月末持仓市值最大的10只股票多为大蓝筹――中国人寿、招商银行、中国联通、贵州茅台、苏宁电器、华夏银行、浦发银行、格力电器、美的电器、国电电力。 “不排除之前踏空新兴产业的基金在市场调整中进行结构性调整,于是造成对传统周期性大蓝筹股票的杀跌。”广州某基金公司基金经理推测。不过该推测尚无公开数据佐证。 私募抄底蓝筹 同机构正在进行的结构调整方向相反,一些私募此时却认为,传统行业的蓝筹股具有买入价值。 “2800点下方,我吸货大蓝筹。”去年阳光私募领军广州新价值投资的投资总监罗伟广表示。 罗的做法同今年新生代私募领跑者北京京富融源投资的投资总监李彦炜不谋而合。他说:“我前天就开始加仓,主要目标是央企旗下的龙头公司,也算蓝筹股吧。” 李彦炜的信托基金仓位在4・15房地产新政后降到五成。“我没预料到会跌那么多。不然全减了。”五一节过后,他开始加仓,包括在大盘下挫117点的5月6日。“我已加仓到七成。” 罗伟广逆势加仓的信心某种程度上来自基金。罗称,4・15之后,大机构对传统的周期性行业进行割弃,市场一边倒吹起新兴产业风。虽然新兴产业确实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机构的一致性行为往往成为反向指标。这种例子不胜枚举。“比如去年4月份,投资新能源成为市场的一致性声音,之后新能源的短期行情也就此终结。” 再如去年11月份,“风格转换成为一致预期,但至今未能发生。” “我希望机构这次的一致性行为也能成为反向指标,并最终灵验。”罗伟广笑称,再差的行业跌多了也有机会,而再好的行业涨多了也是炸弹。 李彦炜表示,看好央企公司是因为在中国,系统性风险是很难发生的,无论是通胀恶化还是经济二次探底,中央政府有足够的能力和财力将之化解,而他认为央企将是最后的受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