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在这炎炎夏季
有这样一群老师,奔波在全区的大街小巷、居委、单位、厂区和乡间;
有这样一群老师,顶着烈日踩着自行车穿梭在各个授课现场;
有这样一群老师,认真的为大家宣传垃圾分类的科普知识。
这就是区教育局奉城成人学校的8位老师组成的垃圾分类宣讲团队。
本次活动,是由区绿化市容局与区教育局联合开展的暑期垃圾分类培训活动,为更好地开展宣传活动与老师们多次探讨宣讲方案,组织教师宣讲队伍进行垃圾分类培训和实地参观垃圾分类点、垃圾处置场所。
伴着40多度高温的热潮,垃圾分类宣讲活动也在如火如荼的开展。截至9月1日,教师团队共走进50多家党政机关、18个居委、49个村委、5个经济园区,共开展了课程82节,近4500多人参与。
小编在这里,要谢谢我们可爱的老师们,让全区4500多人对垃圾分类有了更深层次的接触,谢谢你们,为全区垃圾分类的推动付出自己辛勤的汗水!
今天还是教师节呢,
祝我们可爱的老师,教师节快乐。
老师们或风趣幽默、生动活泼,或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从环境保护、分类的意义再到如何进行分类、资源化处置等方面,让大家走进了垃圾分类的世界。
培训初期,还担心大家对垃圾分类的话题不感兴趣,没想到在老师独特的上课方式下,不少小伙伴都被吸引了呢!
不敢说每到一处掌声雷动,但每次课上的互动和结束后大家的提问及赞许,都显示着咱区居民都有着一颗保护环境、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决心。
小编说还记得有一位老师在培训课上说过:
可以说今天我们捡起的不仅仅是
一个个瓶子、一张张纸,
更是我们子孙后代的森林、
碧水和蓝天!
其实,小编知道,大家潜意识里都明白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只是由于各种原因局限了我们行动,那么,就从现在开始,先进行干湿分类吧,干垃圾放入黑色垃圾桶,湿垃圾放入棕色垃圾桶,逐步让垃圾分类成为一种生活习惯,让习惯改变我们的生活,相信,在大家共同努力之下,我们的生态环境将更加美丽。
最后,跟着小编再学习下
啥是湿垃圾?啥是干垃圾?啥是可回收垃圾?
垃圾混置是污染、垃圾分类是资源
1
棕色厨余果皮垃圾桶:粮食及其制品(米、面、豆类等其他谷物及其加工食品)、剩饭剩菜、菜蔬果皮、茶叶渣、过期食品、零食、干货、水产、肉蛋等。
2
黑色其他垃圾桶:除厨余果皮、专项收运、废品回收以外的日常生活垃圾,如废弃餐巾纸、尿不湿、清洁灰土、污染较严重的纸、塑料袋、陶瓷碎片等。
3
红色有毒有害垃圾桶:废电池(含汞、镍氢、镍镉电池等的充电电池、纽扣电池、蓄电池)、废荧光灯管(含汞荧光灯管、节能灯)、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过期化妆品、油漆桶、墨盒、硒鼓、杀虫剂等。
4
绿色玻璃垃圾桶:酒瓶、碎玻璃、玻璃瓶罐、平板玻璃、镜子、酱油瓶调料瓶等。丢弃时请用报纸等包扎一下,以免回收人员割伤手指。
5
蓝色可回收物垃圾桶:废塑料(饮料瓶、洗发水瓶、食用油桶、酸奶盒、塑料碗盘、塑料玩具等)、废纸(纸板箱、报纸、信封、打印纸、广告单等)、废金属(铜铁铝等、易拉罐、金属元件、奶粉桶等)、废旧衣物(衣服、床单、棉被、鞋、毛巾、毛绒玩具等)、电子废弃物(电视机、洗衣机、空调机、冰箱、电脑、照相机、手机、充电器、遥控器、光盘、数字音乐播放器等)。
编辑:张超群
核稿:许燕玲
审核:张卫
历史阅读,点击查看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