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15 06:13 | 南湖晚报
发展大计,交通先行。
2018年,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嘉兴迎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南北铁路干线和区域性铁路在这里交会,嘉兴在长三角轨道交通中成为一个重要的节点。
在此背景下,嘉兴市委、市政府明确将沪嘉城际轨道项目作为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建设的“一号工程”,引人关注。同时,嘉兴南站扩容提升、嘉兴火车站扩建及北广场改造等举措也牵动着嘉兴百姓的心。
未来出行将有何改善?“半小时高铁圈 一小时通勤圈”何时成为现实?在今年的嘉兴市两会期间,众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就交通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建言献策。
现场
嘉兴南站扩容提升刻不容缓
自2010年10月沪杭高铁开通以来,嘉兴南站就成为这条铁路线上的重要枢纽。嘉兴市发改委提供的数据显示,2018年嘉兴南站旅客发送量超490万人(日均超1.3万人),随着通苏嘉甬铁路、沪杭城际等多条规划铁路接入嘉兴南站,旅客发送量将保持较快速度的增长,现有站场面积不到1万平方米,基础设施已不能满足未来发展的需求。
“运气真好,地下停车场还有车位。”1月12日下午,嘉兴市人大代表、南湖街道烟雨社区党委书记张亚萍和市政协委员、嘉兴市第二医院副院长陈刚一同驱车来到嘉兴南站。当天是星期六,对于能在地下停车场找到停车位,陈刚感到十分庆幸。目前,嘉兴南站附近约有1300余个停车位,听起来数量不少,但跟实际需求之间还是有不小差距,遇到出行高峰,车主只能一遍遍地开车找车位。
“除了增加车位,停车场的管理需要智能化改造,将地上和地下停车场统筹管理。哪里有车位,还有多少剩余车位?如果能在入口处提前指示,会节省车主很多时间。”陈刚建议。
乘坐扶梯,大家来到地面一层,转过一道弯,再坐一次扶梯,才到了二层进站口。“如果能打通地下停车场和二楼区域,设置直达电梯,能更方便携带行李的乘客。”站在送客通道旁,陈刚大声说。此时,3条车道上都停着车,有人从车上下来直接就进站了,有人正从后备箱拿行李,喇叭声此起彼伏,车辆通行缓慢。“因为取票处和进站口都在前半段,送客车辆就只能堵在这里。建议设置隔离带或者多些落客平台,提高送客效率。”张亚萍说。值得期待的是,根据相关部门规划,为了缓解接送客的车流量,一层平台将被打通,届时将增加一条送客通道。
步入取票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信息屏。“南站可以说是嘉兴门户,取票大厅面积还是有点小,不能显示出城市风范。”陈刚建议,把取票大厅和候车室打通,在内部再进行功能分区,“从取票处出来再排队进候车室,这一段距离是露天的,在极端天气里,乘客体验不太好。”
提问
从出门到坐高铁,这段时间能否缩短?
曾跃明住在嘉兴市区,因为工作需要,这段时间他常常在上海办公。上班在上海,下班回嘉兴,“沪嘉同城”的日子里,他在感叹交通便利的同时,也有一些烦恼和问题。
“一开始我准备坐高铁,从嘉兴南站到上海虹桥站,只要20多分钟,再转地铁也十分方便。”但是曾跃明的想法很快就发生了转变,原因就是从市区到嘉兴南站实在太远。他算了一下,从市区到嘉兴南站开车得花费40分钟,坐高铁又需要20多分钟,之后还得再坐半小时地铁才到办公地点;而他家离嘉兴火车站近,坐公交车只需10分钟,虽然坐绿皮火车到上海南站需要40分钟,但是从上海南站到办公地点距离更近。两者一对比,反而是去嘉兴火车站坐车花的时间更少,而且不用开车去车站,出行也更方便。
市民曾跃明:能否增加嘉兴火车站的动车数量,或是在沪嘉城际轨道中加入嘉兴火车站?这样一来会更方便老城区的居民出行。
海盐县浅水湾小区居民王玲:现在从海盐到嘉兴南站只有一路公交车,十分不方便,沪嘉城际轨道在海盐能不能也设站点?
网友“随风而去”:现在从上海到嘉兴最晚的一班高铁是晚上9点30分发车,乘客至少需要提前40分钟做好返程准备,导致有时候并不能享受完整的上海夜生活,能否增加班次,延迟到10点或者10点半?
把脉
“零距离换乘 无缝化衔接”
打造枢纽型中心城市
围绕交通的发展如何带动整座城市的提升,嘉兴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各抒己见。
嘉兴市人大代表、南湖街道烟雨社区党委书记张亚萍:“嘉兴南站是我市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的重要枢纽。外部大交通完善后,也应重点关注强化内部县(市、区)及市区重要功能板块与嘉兴南站的联系,实现无缝衔接,建议利用市域轨道网络、城市快速路、快速公交等方式与嘉兴南站进行对接,盘活整座城市的交通。”
嘉兴市政协委员、嘉兴市第二医院副院长陈刚:“最近,我了解到铁路部门为了方便学生购票、取票,特地将售票机安装进校园,嘉兴的大学生可以直接在学校购票、取票。实际上,许多上班族出差后为了报销,也需要打印车票,建议在市中心合理位置增加售票机器。”
嘉兴市人大代表、余新镇曹王村村民委员会主任周娟:沪嘉城际轨道开通后,“沪嘉同城”将成为现实,嘉兴乡镇发展是否也能乘上这趟“顺风车”?建议在规划站点时,一是将乡村旅游、红色旅游路线考虑进去,选择合理位置,并在换乘上开通专线,一步到位,带动旅游人气;二是结合乡镇的园区发展,为人才资源的引进提供交通便利。
嘉兴市政协委员,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国际交流中心主任、中德学院副院长堵微子:随着嘉兴交通的大发展,嘉兴火车站势必承担更多的客流量,对其进行改造提升势在必行,另外,它也是具有历史价值的铁路客运设施,因此我建议,将站内外的设施、历史遗迹的保护和现代出行的要求结合起来,进行通盘考虑。同时,将嘉兴火车站广场与人民公园纳入整体工程来进行规划。我还建议把中山路路段改建成高架或者地下通道,供车辆通行,同时把原中山路、部分火车站广场区域进行绿化,扩大人民公园的区域,这样即美化了火车站广场、人民公园的环境,也可以提升城市的品位。
回应
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
大跨步迈向交通一体化
面对市民的期待和疑问,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期许,嘉兴市发改委副主任罗永联作出回应。
问:围绕“半小时高铁圈 一小时通勤圈”,嘉兴交通接轨上海目前进展如何?
答:“半小时高铁圈 一小时通勤圈”是对嘉兴铁路、城际轨道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的一个具体说法,即实现嘉兴至长三角重要城市间,利用高铁半小时通达,利用城际轨道等通勤化交通方式一小时通达。
铁路方面嘉兴全力推进通苏嘉甬、沪乍杭等铁路建设,多次向国家发改委、中国铁路总公司等汇报对接,去年12月通苏嘉甬铁路已完成专题审查,接轨及线路走向方案基本稳定,争取今年完成前期工作,沪乍杭铁路前期工作正在加快推进;城际通勤方面,加快与上海市域铁路网络对接,经过前期努力,沪嘉城际轨道项目纳入《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前期工作总体进展顺利。
问:沪嘉城际轨道项目进展如何,今年有何阶段性的目标?
答:为满足沪嘉两地百姓日常的通勤需求,2016年10月以来,嘉兴多次与上海市发改委、规土局、交通委、申铁投资公司等部门(单位)进行对接沟通,提出沪嘉城际轨道项目,得到了上海市级相关部门的支持和认同。上海市发改委近期正式复函支持沪嘉城际轨道项目规划建设,同意以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为省市边界锚固点,浙江省开展省内线路方案研究,上海市将同步开展线位、网络节点等方案研究。
浙江省发改委已将沪嘉城际轨道(浙江段)项目纳入《浙江省都市圈城际铁路二期建设规划》,并基本完成环境影响评价、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专题报告,计划近期将上报国家发改委审批。
嘉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沪嘉城际轨道项目,将其作为嘉兴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的“一号工程”,成立了市轨道交通公司,在市级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项目前期工作稳步推进。按照计划,今年将启动征地拆迁和管线迁移等工作,力争先行工程开工建设。
问:嘉兴火车站将如何改造提升?
答:目前,站场和站房等涉及铁路的部分嘉兴已委托铁路设计单位中铁四院开展方案设计,目前已形成初步方案,并向上海铁路局积极争取支持;周边环境整治和城市有机更新我市委托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进行方案设计,目前已完成概念性方案设计,与铁路部分方案充分衔接,争取火车站改造与周边环境整治等同步实施。
问:嘉兴南站扩容改造的初步设想是什么?
答: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发改部门已经委托专业设计单位开展嘉兴南站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研究。
根据初步研究成果,嘉兴南站将规划集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有轨电车、公共交通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预测远景年的铁路旅客总发送量将超过1500万人,站场规模将从目前的4台8线进行扩容,站房面积将从目前的1万平方米进行较大规模提升。下一步,发改部门也将积极向铁路部门汇报,争取嘉兴南站扩容改造与通苏嘉甬铁路项目同步实施。
(原标题《两会时间:“半小时高铁圈 一小时通勤圈”嘉兴未来出行将有大变化!》。编辑宋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