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铸造铝棒。
12月16日,寒风凛冽,笔者走进年产15万吨再生铝项目现场,感受它在绿色“铝”途上“蹄疾步稳”前进的同时,从温暖的火光间迸发出的活力与希望。
年产15万吨再生铝项目位于青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庄子产业园,是青川佳兴铝业有限公司实施的成广产业合作项目,总投资3.9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再生铝棒生产线2条,年产能5万吨,年产值10亿元,解决就业180人;二期拟建设再生铝锭生产线4条,年产能10万吨。
“项目一期年产5万吨铝棒生产线项目已于今年3月点火,进行设备调试,8月底再次点火进行试生产,项目二期年产10万吨再生铝锭生产线计划2024年开工建设。两期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30亿元,解决就业300人。”公司总经理杨雄对未来的发展满怀信心。
分选、压料、熔炼、铸造是一条铝棒生产线的四个环节,62亩的项目现场划分为分选车间和熔铸车间共2个车间,近200名工人24小时轮班倒,在自己的岗位上埋头苦干,向目标冲刺。
分选车间里,进行分选、压料的工人队伍中有近百名工人为残疾人,他们在这里对来自陕西、甘肃、重庆等地的废旧铝和废铝合金材料进行选择,打包成铝块,使其方便熔炼。其中,位于新津、眉山、宜宾的回收站点为该公司合作站点。
“我们目前生产最大的困难在于原料不足,我们正在拓展废料回收渠道,争取建立更多自己的回收站点,确保原料充足,生产不间断。”杨雄说。
搅拌铝水、爬灰、吸走铁屑……熔铸车间里,两座熔炼炉里烈火自8月起,一直熊熊燃烧,驾驶叉车、航车,使用铁锹等工具的工人正不停作业,为即将出炉的产品生产作最后的准备。
“炉内铝水温度在700摄氏度才能进入铸造工序,熔铸后的废铝会化作铝水,通过流槽、铸盘,冷却结晶后定型,形成铝棒。”杨雄介绍道,每天我们可以生产100余吨铝棒,目前已经生产了5000吨,这些铝棒采用订单销售的方式销往成都、重庆、广东等地。
值得一提的是,与国内其他传统的再生铝熔炼工艺不同,该公司采用与美国空气化工产品(中国区)投资有限公司联合研发,并已实验成功的液氧助燃和烟气煅烧循环两项新技术,可降低能耗50%左右,并能降低氮氧化合物和二氧化硫排放70%以上。采用这两项新技术进行工艺更新的熔炉,也于今年1月份获得了由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绿色低碳生产是我们企业发展的方向,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升级环保设施升级,提炼杂质,研究利用更多新技术节能减排,为‘打造中国绿色铝都’贡献力量。”杨雄说。
李家卉 文/图
编辑:李舒婷 校对:张静
责编:李凌 编委:杨俸润